分享

周厉王出逃后,周公和召公为什么不拥立太子呢?而是共和执政,历史上前后都没有这操作?

 思明居士 2018-03-27

这是因为,“共和执政”不是召周二公联合执政,而是共伯和篡位执政。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这是流传至今的西周官方史籍中有关“国人暴动”的记载,为众多现代人所认可。所谓“国人”,参照齐国“都鄙”制度的划分,通常都认为是周时对居住于国都之内民众的统称。就此,中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国人暴动”既然是“国人”发起,那么这肯定是一场由民众自发而起的、反抗暴君残酷统治的百姓起义。

可是,“国人暴动”真是百姓自发而起的一场起义吗?


《国语》记载的“国人暴动”虽然是家喻户晓,但期间经过数百年人为修缮,把事件很多重要细节都给湮灭了。而这些湮灭的细节,对于定位“国人暴动”的性质却至关重要。

“国人”一词,实在是用得妙。因为“国人”这一词,“国人暴动”背后深深隐藏的周厉王末年西周王室政治博弈的云海诡谲,也就被人为掩盖起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都被后人囫囵吞枣地忽视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笔法”,由“国人”一词的应用,就可见一斑。

事实上,“国人暴动”,远远不是百姓起义所能概括!从后世发掘的青铜器铭文中,就可探查出“国人暴动”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X盨》(注:“X”为铜器主人之名,但是此字在电脑输入法中找不到,而且不同学者对这个字的识别也有差异,所以暂时只能用“X”替代)上有这么一段铭文:“……又进退,雩邦人、正人、师氏人又罪又故,乃协佣即女,乃由宕,卑复虐逐厥君厥师,乃作余一人咎。”郭沫若先生将其解释为:“上级之有司平时怠于政事,不善检束,待到欲于僚属有所进退以及下属民众有罪有辜时,乃遣属员奉闻于‘X’,己仍淫怠,复使僚属民众终至于猖獗,至有逐君逐师之事。”此铜器铸于周宣王时期,根据这段铭文内容,目前学术界公认它是记载“国人暴动”之事。

表面上看,青铜器铭文上并未记载任何特殊的信息。但深入分析之后,人们却发觉了这其中所隐含的重大异常!

从铭文中可知,在这次暴动中,造反之人不但有“邦人”,还有“正人”和“师氏人”!其中,“邦人”即国都中的平民;“正人”即“政人”,是在周王都内“上班”的卿大夫和其他公务员;“师氏人”,则是驻扎在京师的王室正规军。透过这件铜器铭文,后人得以知晓另一个令人震惊、却长期被人掩盖的事实:参与推翻周厉王的暴乱者,不仅仅是有平民,还有卿大夫和王室军队!

不光是青铜器铭文中记载了这一事实,在西周各诸侯国的史籍中也可找到类似记载。楚简《系年》第一章:“至于厉王,厉王大虐于周,卿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可见,在楚国史籍中,也同样记载下“卿士”、“诸正”、“万民”都参与了此次暴乱。

不同出处的史料相互印证,说明“国人”,不仅仅是指平民,还包括卿大夫和军士。“国人”暴动,居然连卿士和军队都参与其中,那正说明它绝非平民反抗暴君的起义那么简单。


公元前841年,在低收入水平下艰难生存了几十年的镐京民众围住了王宫,发起了暴动。

可接下来,不同史籍的记载又出现了细微差异:

《史记·周本纪》:“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彘(今山西霍县境内)”

《国语·周语上》:“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系年》:“乃归厉王于彘。”

《今本竹书纪年》:“王亡奔彘。”

《史记正义》引《鲁连子》:“周厉王无道,国人做难,王奔于彘。”

暴乱结束后,事件主角周厉王的下场,按《国语》与《系年》的记载,是被众人流放到彘;而按《史记》、《今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却是周厉王逃亡到了彘。按前者之说,周厉王在暴动中根本来不及逃亡,是被暴动者俘虏,暴动平息下来后才被流放到了彘;按后者之说,周厉王是在暴动中逃脱,最后逃亡到了彘。

究竟哪种说法更加可信?

如果周厉王成功地从暴乱中逃脱,而且能够逃亡到彘,那说明他仍然保存了部分实力——至少彘地之人就是他的支持力量。以周厉王强势的前半生而言,实力尚存的他完全可以卷土重来、反攻倒算,而不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彘十四年,默默地等待着死神的光临。这显然与周厉王的强硬个性极其不符。

从以上推断,在“国人暴动”过程中,周厉王应该是被暴动者完全控制住了,根本就无法脱身而去。


“暴君”是被赶下台了,但暴动者们却还不甘心。“暴君”虽已被囚禁,但“暴君”还有一大堆儿子。为了防止周厉王后代将来反攻倒算,暴动者决心要杀光周厉王所有的儿子!周厉王对别人都是“勿遗寿幼”,现在别人对他,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彻底斩草除根!

就在众人欢庆抓住了“大暴君”之时,突然有神秘人物传出来一条可靠消息:王室大臣召伯虎家还收留了周厉王的一个儿子!

暴君之子,谁还敢收留?听闻此信,暴民们群情激昂,二话不说,立刻就把召伯虎家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召伯虎家门外,众多暴徒们不断地喧闹着、谩骂着,让召伯虎立刻把周厉王的儿子给交出来!

周厉王执政长达三十七年,到他被赶下台时,至少已是五十岁上下。古代帝王结婚一般偏早,而且妻妾成群,年龄这么大的帝王,生下的儿子必定不少。消息如此灵通,能辨认出周厉王的众多儿子,还能随时掌控他们的动向,在没有各类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等现代化媒体工具的古代,普通人绝不可能做到。当然能做到的,就绝非一般人!

不仅仅是如此。

召伯虎家族虽然倍受周厉王打压,可再怎么说他们也是世袭大家族,在周王畿内实力雄厚。周厉王执政期间,召伯虎不顾个人安危,多次犯颜直谏,在周王朝上上下下也是威望颇重。如此实力庞大而又威望厚重的召伯虎,居然还有人敢煽动民众,轰轰烈烈地堵在他家门口要人,此人胆识也是非同一般!

追杀周厉王一家的幕后黑手,至今尚未露面,却牢牢地把控着局势,引导着众人按照他的谋划稳步向前推进,此人心智及城府之深,令人不寒而栗。

此时,逃入召家的不是别人,正是姬静。

以周厉王被推翻时年过半百的年龄推断,正常他的长子应该是在三十岁左右。可姬静,史书上却有“王少,大臣共和行政”的记载;也就是说,周厉王被推翻时姬静还未成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以此推断,姬静应该不是周厉王的长子。(《西周共和新探》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郭霞著)然而,“国人暴动”后,唯一能继承王位的,却只剩下姬静——这证明“国人暴动”不但将周厉王赶下台,还杀死了周厉王的众多儿子。周厉王的儿子们中,能逃脱追杀、幸存至暴动之后的,就只有成为漏网之鱼的姬静!

“国人暴动”,对周厉王不但是场政治灾难,更是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大悲剧!


回顾整个暴乱,《国语》中以“国人”来统称参与暴动者,固然不能算是错;但是,“国人”绝不仅仅是平民老百姓,还有卿士、军士。笼统地以“国人”来命名这场暴乱,所掩盖的关键问题是:究竟是谁,能有那么大能耐,可以同时煽动从卿大夫到百姓、从平民到军队等等各阶层人士,共同起来造反?又是谁,在整个暴动过程中牢牢掌控局面,从容不迫、精心布局、步步为营,对周厉王的儿子务求追杀殆尽?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从容不迫地驾驭这场威震天下的惊涛骇浪?

两千多年过去了,历史似乎就没给出过答案。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任何人做任何事,只要是做过,无论他怎么掩盖,都会不可避免地留下诸多蛛丝马迹。透过这些蛛丝马迹,后人就可对这场暴动所掩盖的云海诡谲了解个大概。

随着事态不断向前继续发展,事情的真相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周厉王倒台后,西周进入了“共和”时期。

所谓“共和”,按《史记》之说,就是召公和周公两相共同执政。这与现代的“共和”政体概念有些相似。或许这就是中国古代文明又一次政治创新,率先在人类文明史上探索出了“共和执政”的理念。

但是,所谓“共和执政”的说法,随着其它史料被不断发掘整理出来,已被证实不太可靠。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幽)「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按《竹书纪年》所说,所谓“共和”,实际上是指共国之伯,他的名字叫“和”。“国人暴动”之后,周王室是共伯和摄政,而不是《史记》所记载的召周二相“共和执政”。在《史记索隐》中,还引用了《汲冢竹书纪年》中最原始的记载:“共伯和干王位”!“干”,篡也。也就是说,共伯和还不能说是摄政,而是干脆就篡夺了周厉王的王位!

共伯和执政的说法,从其它史籍中也可得到证实。

《史记正义》引《鲁连子》:“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举和以行天子事。”

《系年》第一章也写到:“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

不同史料都记载下了同一事实,再综合衡量“国人”暴动过程中的多处疑点,已经可以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国人暴动”,并不只是一场民众自发而起的起义,而是以共伯和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在背后策划、推动;共伯和们不但煽动民众推翻了周厉王统治,共伯和还成功地火中取栗、趁机篡位为王!

所以,召周二公在周厉王被推翻下台后,不可能立即拥立太子为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