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鉴别诊断千千万,这次的元凶又是谁?

 昵称11898194 2018-03-27



抽丝剥茧地找出真正的病因,才能真正地降压和使患者获益更大。


作者丨人间世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高血压的诊断焦点一直集中在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鉴别上,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很多,我想作为久经考场的大家应该都能脱口而出不少常见疾病,其中肾动脉狭窄是必不可少的。但肾动脉狭窄本身只是一种现象描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今天以1个病例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肾动脉狭窄相关性高血压的诊疗。


患者32岁女性,主因“发现血压升高3年”入院,血压最高为240/140 mmHg,最低为170/110 mmHg,平日多为180/120 mmHg,无不适主诉。否认其他疾病史、用药史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1
 需要考虑哪些鉴别诊断?


患者青年女性,发病年龄早,血压水平高,考虑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性大。


常见的继发性因素有: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伴低钾血症,24小时尿钾增多,ARR升高,确诊试验阳性。

  • Cushing综合征:高血压、代谢异常相关表现,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

  • 嗜铬细胞瘤:高血压伴头痛、心悸、大汗等三联征,血、尿儿茶酚胺升高,影像学是肾上腺或异位占位。

  • 肾性高血压:基础有慢性肾病,且多有血尿、肾功能不全,伴有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

  • 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不对称性肾萎缩,可伴有难以解释的一过性肺水肿,影像学可见肾动脉狭窄。


另外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内分泌性疾病、药物相关性及单基因性高血压等。


入院后予完善高血压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 四肢血压:右上臂151/96 mmHg,左上臂150/92 mmHg,右下肢153/100 mmHg,左下肢165/102 mmHg,右ABI:1.01,左ABI:1.09;

  • 立位肾素/醛固酮:血浆醛固酮(立位)202.0 ng/dL、血浆肾素(立位)1184.0 uIU/mL↑;

  • 1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次日8点血皮质醇:1.0 ug/dl;

  • 肾功能:血肌酐 86.25 umol/L;

  • 肾小球滤过率:左肾eGFR 59.0 ml/min,右肾eGFR 15.07 ml/min;

  • 肾超声提示:左肾109*44 mm,右肾92*32 mm;

  • 肾动脉CT:右肾动脉闭塞,侧枝形成,右肾缩小

  • 双肾上腺CT平扫+增强:未见异常;

  • 余颈动脉超声、自身抗体均未见异常。


2
  导致肾动脉狭窄的凶手又是谁呢?


目前,基本可以肯定患者高血压是由右肾动脉狭窄引起的,但又是谁导致了右肾动脉狭窄呢?


目前肾动脉狭窄的病因主要有三类:


  • 动脉粥样性硬化性:最常见,多见于老年人,合并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多为肾动脉近端或开口受累,可表现为偏心性狭窄、锥形狭窄等。

  •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女性,多有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的症状及体征,肾动脉近端受累为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瘤样扩张。

  •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病变多位于肾动脉主干中远端,典型表现为串珠样改变。


该患者为青年女性,无明显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明显主动脉及分支手累表现,同时肾动脉以中远段受累为主,虽无典型串珠样改变,伴有单侧肾功能减退,故倾向于肾动脉肌性发育不良可能性大。血肾素、醛固酮均升高考虑肾灌注不足继发性升高。


3
  下一步的治疗策略?


肾动脉狭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其关键性问题为是否需要行靶血管血运重建

血运重建需考虑解剖学指征和临床指征两方面:


  • 解剖指征:肾动脉直径狭窄50%以上,跨病变收缩压差大于20 mmHg,平均压差大于10 mmHg;

  • 临床指征:严重高血压、恶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药物不耐受;单功能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合并肾功能不全或恶化;一过性肺水肿;不稳定性心绞痛。


需具备解剖学指征和至少1项临床指征可行肾动脉血运重建,血运重建中首选介入治疗


该患者单侧肾动脉闭塞,满足解剖学特点,伴有严重高血压、单侧肾功能不全满足2项临床指征,故血运重建指征明确。


跟冠脉介入治疗类似,肾动脉介入主要有单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根据现有指南推荐,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肾动脉狭窄多推荐支架植入,而多发性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一般建议行单纯球囊扩张。遂行肾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术,结果如下:


          图1:右肾动脉造影 

    

          

 图2:右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后


4
 治疗效果如何?


术后第二天复查四肢血压:右上臂102/57 mmHg,左上臂108/63 mmHg,右下肢116/69 mmHg,左下肢112/64 mmHg,右ABI:1.07,左ABI:1.04。


总  结


高血压是我们日常工作遇见的一类疾病,但是也需要我们仔细地筛选出那些那些潜在的继发因素,并抽丝剥茧地找出真正的病因,才能真正地降压和使患者获益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