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2018年春拍藏品展示

 惠训书院 2018-03-28

玉壶春瓶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玉壶春瓶的外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其时是一种装酒的有用用具,后来逐步演化为观赏性的摆设瓷,是中国瓷器外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玉壶春瓶的基本外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美丽柔软。元代玉壶春瓶秉承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外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富丽丰厚,已从宋代的有用酒器转变为摆设器。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娟秀瘦长的器形对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盛,瓶颈加长,重心下移。

釉里红是中国陶瓷史上极难烧制的品种之一,它以铜红料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因铜红料极端敏感的特性和窑炉内还原气氛人工难以控制的原因,其呈色极易偏差,甚至部分纹饰会在窑火中被烧飞,因此,釉里红技法虽早在唐代长沙窑即已出现,但直到元代才真正烧制成功,至洪武朝继续发展成熟,并掀起一个小高潮。从已知器物看,宣德朝虽然亦有精致的釉里红器,但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远不如洪武朝,宣德以后,整个明代的釉里红制作渐趋衰落,并一度停烧,直到清代才得以恢复,故明初的釉里红器堪称弥足珍贵。

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是洪武朝的经典品种。同类器见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著名私人收藏中,如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茧山龙泉堂、台湾鸿禧美术馆等。同样的风格尚见青花和处州龙泉青釉刻花品种,尽显朱明开国之官窑气象。

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是洪武朝的经典品种。同类器见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著名私人收藏中,如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茧山龙泉堂、台湾鸿禧美术馆等。同样的风格尚见青花和处州龙泉青釉刻花品种,尽显朱明开国之官窑气象。

在拍卖会上,此类釉里红玉壶春瓶多番的天价成绩足以令其傲视群雄。1987年香港苏富比秋拍,赵从衍旧藏洪武釉里红缠枝菊纹玉壶春瓶以1122万港币的成交价揭开了洪武釉里红官窑瓷器的天价序幕,此瓶现藏日本东京户栗美术馆,收入《苏富比二十周年》。随后的1988年,另一件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又创1705万的新纪录,并在随后的1997年和2006年分别拍出2202万港币和7852万港币的高价,且同时收录于《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苏富比二十周年》和《苏富比三十周年》。

参考鉴定方法

典型洪武釉里红器体基本只能感觉在瓶腰部一道接口。然而,有些永乐早期青花玉壶春瓶能看出的明显接口有三道,总览明清官窑类似制品,洪武时期器体较厚,表面所施釉层较厚,随着以后制瓷技术的提高,所施釉层逐渐变薄。

因此,这里能比较合理解释的理由是:

1.洪武时期的器体较永乐时期的胎体为厚,接口容易衔接并修饰。

2.这些洪武釉里红器的釉水非常凝厚,聚集在接口周围,很大程度掩饰了接口痕迹。

3.另外的牵强解释就只能说是特殊例子了。毕竟现在能参考的资料比较少,容易因参照物太少而产生错误判断。

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火爆得益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振兴,得益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迫切追求。瓷器在艺术品市场上的走红,与人们对中国古老文化的热爱是分不开的,这种热爱就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我们期待着这短短的一篇文章能让所有热爱中国瓷器的读者受益,愿这篇小短文能都给刚入行的同行们带来一定的基础知识了解。但因水平和时间的限制,文中还存在着纸漏和不足,敬请藏家和专家指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