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小儿肺系病证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如感冒、肺炎等疾病均可引起,是呼吸道自我保护性的动作。本证候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见。 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极易感受外邪,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发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 小儿平素体虚,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气损及阴,发为气虚咳嗽、阴虚燥咳。 在治则上应以扶正祛邪为主,整体治疗方法以消法为主,根据不同证型又可配以汗法、温法、清法、补法、下法等治法。 临床表现 根据咳嗽声音的清浊、痰量多少、痰的性质以及病程长短来判断外感、内伤及寒热虚实。一般外感咳嗽声大,气粗,痰液稠厚,病程短;内伤咳嗽声低、痰稀色白,病程久。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冬春季多发,咳嗽频作,咳痰稀白,鼻塞,流清涕,咽痒声重,或伴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脉浮紧。 (2)风热咳嗽 咳嗽有痰,不易咳出,黏稠色黄,咽痛,鼻流黄涕,伴发热恶风,口渴,微汗出,舌红苔薄黄,指纹浮紫,脉浮数。 内伤咳嗽 (1)久咳气虚 咳嗽日久,咳声无力,痰白清稀,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动则汗出,面色苍白,舌质淡嫩,指纹色淡而细,脉细无力。 (2)阴虚燥咳 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难咳,口咽干燥,声音嘶哑,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花剥,指纹紫,脉细数。 (3)痰湿咳嗽 咳嗽痰多,色白清稀,咳声重浊,困倦乏力,胸闷,纳呆,舌淡胖,苔白腻,指纹滞,脉滑。 (4)痰热咳嗽 发热后咳嗽,咳声深沉,咳嗽痰多,痰黄质稠,或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面红,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指纹青紫,脉滑数。 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处方:清肺金(以泻为主)、顺运内八卦、揉外劳宫、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推揉膻中、推揉肺俞 (2)风热咳嗽 治法: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处方:清肺金(以泻为主)、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推揉膻中、推揉肺俞 内伤咳嗽 (1)久咳气虚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处方:清肺金(以补为主)、补脾土、顺运内八卦、揉丹田、推揉膻中、推揉肺俞 (2)阴虚燥咳 治法: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处方:清肺金(以补为主)、补肾水、补脾土、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推揉膻中、推揉肺俞 (3)痰湿咳嗽 治法:燥湿化痰止咳 处方:清肺金(以泻为主)、补脾土、顺运内八卦、揉五指节、推揉膻中、推揉肺俞 (4)痰热咳嗽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处方:清肺金(以泻为主)、泻大肠、揉掌小横纹、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揉乳根乳旁、推揉膻中、推揉肺俞 小儿虚咳当“虚则补之”,治宜补益肺气,敛肺止咳,清肺金以补为主, 久咳气虚者应健脾补肺,益气化痰,补脾土、揉丹田为君,旨在培土生金,补益脾肺之气,健脾以燥湿化痰。 揉丹田可调和腹部气血,使小儿经气得疏,正气得复。配合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推揉肺俞以宣肺化痰止咳。 痰湿咳嗽者,治宜燥湿化痰止咳,故以清肺金、顺运内八卦、揉五指节、推揉膻中、推揉肺俞为君,以宣肺化痰止咳,配合补脾土健脾化湿,燥湿化痰。 小儿推拿治疗咳嗽有疗效,但治疗需要时间。较小的患儿不能咳痰,望不到痰的颜色和性质,给辨证带来一定的困难,临床可结合肺部听诊以及舌脉等加以推断。 随手**,让我们一起关爱妈妈健康,呵护宝宝成长。更多母婴护理知识请咨询专业母婴从业人员! ▼长按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拉您进群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