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因为它才统一了六国, 但也因为它而亡了国

 炫叶楓雪 2018-03-28

秦国大军所向披靡,从公元前230~221年,短短十年时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意义非凡,之后秦王嬴政改王为帝,是称始皇帝。

从公元前770年秦国诞生开始,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经过549年的时间,秦国终于历经千辛万苦统一了六国,然而秦朝的统治仅维持了15年就结束了。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表现得最突出的莫过于秦王暴政,有失民心,而秦国暴政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要说起商鞅之法。

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打江山靠的是拳头,而坐江山靠的是智慧、经验。秦始皇武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统一六国后仍沿用商鞅之法霸道治国的那一套。商鞅之法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的话它可助人一路披荆斩棘,但是若用不好,那就是一把埋葬自己的利剑。

商鞅之法所倡导的是在短时间内使秦国迅速壮大起来,想要效果明显就必须下猛药,所以商鞅之法的核心内容是以严刑峻法规范人民的行为,以愚民之策弱化人民的反抗意识,以严格的军功奖惩制度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强国的效果,当时秦国尚弱,商鞅之法以严格的奖惩制度配合严刑峻法将秦人打造成一支有纪律且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使秦国在统一六国之中所向披靡。

但是,这种改革是有局限性的,商鞅之法是商鞅根据当时秦国的具体国情而制定出的极具针对性的法,可以这么说,对于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商鞅之法是一剂良药,虽然苦口,但是效果很好,可是商鞅之法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效果,反而成为了威胁秦国统治的根源,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细数一下商鞅之法的局限性:

一、迷信暴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用重罚。(第一条就让人受不了)

二、各种苛捐杂税加重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封建社会就是以剥削、压迫为主)

三、商鞅之法并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当然,仅通过一两次的变法就想达到这种效果,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也是局限性之一)

接着我们说一下秦始皇的局限性(当政者的局限性):

秦始皇缺少治国经验,为人刚愎自用,且性情暴戾。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人民本该安居乐业,可是此时秦始皇仍用暴力来维持商鞅之法(商鞅之法就属暴力,这是暴上加暴啊)。商鞅之法本就迫使人民不停劳作,再加上严刑峻法的牵绊,人民已经苦不堪言,可此时秦始皇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更是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不仅如此,秦始皇还沿用商鞅变法初期焚烧儒家经典的举动,企图实行弱民之策。秦始皇在位期间,人民迫于他的威压不敢造反,可是随着秦始皇去世,秦二世胡亥即位,赵高又把朝局上下搞得乌烟瘴气,此时人民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就有了农民起义推翻秦王朝的历史事件。

经过总结,秦王朝的灭亡和商鞅之法有必然的联系,也与当政者的思想局限性有很大关系。这里只能说秦始皇是打天下的能手,至于治天下,需另当别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