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二画唠】《枯枝鸲鹆图》

 泊木沐 2018-03-28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今天小二画唠之前,我得跟大家聊一下咱们从戊戌年的正月初一开始,咱们小二画唠的时间就有所调整了。

调整到每天晚上的八点钟开始,八点钟直接开始咱们的小二画唠,小二画唠之后就是紧接着就是咱们的小二答疑。

基本上就是从八点钟开始到九点钟左右,这是咱们的小二画唠这段时间的调整,大家注意一下,从大年初一开始,晚上八点钟开始小二画唠,就不是六点半了,我们把时间改到了每天晚上八点钟。

咱们之前的都讲了好多的山水了,好久没有跟大家聊聊工笔画了,有没有聊宋人的工笔画,那咱们今天就聊聊宋人的工笔。

大家看到这张画的时候应该都不陌生吧,黑乎乎的哈,有人说它是乌鸦,有人说它是八哥,有人说它是鹩哥。

它在中国古代有个名字叫鸲鹆,这张画叫《枯枝鸲鹆图》,鸲鹆是什么意思,就是八哥,能说话的那种,然后鼻子眼睛那稍微带点毛。

八哥也比较有意思,像以前家里边就养过,然后像这种教它说话,得给他剪舌头,剪完舌头之后拿一个复读机,然后天天在它耳朵旁边放想说的话,然后过段时间它就学会了。

古人画这个东西也有他的方法,我一直讲过,就是中国古人画黑的东西,特别有意思。

他不是一定要画出来的,特别是画工笔画,工笔画画黑的东西一定不是一遍黑的上去,就像咱们之前讲的《明皇击球图》一样,那个黑帽子,一定不是一次画黑的,而是淡墨一遍一遍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的。

那这张画其实和我们之前讲的也是一样的。

像这种黑色的乌鸦,为什么要一遍一遍的画上去呢?

第一个如果用墨直接画的话,重墨直接画那它不透的,真是黑乌鸦了,真是特别特别黑了。

那古人为了把黑画出它的层次画出它的透,当然了这也是工笔画的一种方法,工笔画也就是即使黑也要黑的透。

那就是用淡墨一遍一遍的染,有一些地方可以很黑,有一些地方要黑的让它透。

比如说像这个八哥背上的地方,一定是要很黑的,但是它的腹部就没有那么黑,所以古人在画的时候,大家看,先整体染的时候是要把它的整个结构染出来。

大家看它这个腹部的这个毛,都是用淡墨染了多遍之后,染出来的,染到一定的黑度之后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开始丝它的毛,开始撕它胸部的这些毛。

大家看画完这个腹部胸部的毛之后,然后就开始画尾羽,尾羽上的毛就是正常的这种分染,把它分染多遍,然后分染的井井有条,这个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地方。

那尾羽分染完之后他又该画什么呢?大家看一下,他就把这个胸部毛,要把它再丝出来,特别是靠边的地方,要把那个外轮廓要给丝出来。

丝出来之后,才能丝出这种毛茸茸的感觉,这个也是需要多遍的画,特别是从头部,大家看从头部的这个丝毛开始一直四到爪子那,墨色是不一样的,不是一遍全部都丝成一样的。

大家看它这个头稍微重一点,就等于分染的地方,丝的地方多一点。

然后到了尾巴这,到了爪子那就特别特别淡了,就等于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这样等于就把八哥的外轮廓基本都丝出来了,那丝出来之后,他得画它的背羽,就是它背后的羽毛。

那这个背羽,等于就是他得用比腹部的羽毛还要重的颜色去画,那所以后面大家看,它的背羽都比他的腹部的羽毛胸部的羽毛,都要重得多。

那这个就又多了很多遍,这样就把八哥的结构啊什么的,也都画出来了,然后前后的关系,这种前后的关系就是指这个乌鸦的正向和背向,就是指它的背部和它的胸部的关系,这样也就分出来了。

这个就像咱们之前讲的,在这个黑的里面,它有不同种类的黑,有多种多样的黑,所以大家一定要在画的时候,就像我们,其实一个黑乌鸦能给大家反映出很多的内容,那这个内容主要是跟大家说什么呢?

比如说画工笔的朋友,你画的叶子在你染墨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叶子都一样黑。

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叶子有高有低,有左有右,有的在里面,有的在外头,不同结构不同的姿态,又上下层的关系,所以即使是黑也要把这种黑的结构给它分出来。

这样的话,你的墨色有变化,自然你的叶子的层次也就出来了,大家看一看古人这种染法就是这样的。

这个是说工笔,那如果是画写意山水的朋友呢,大家想一想,咱们画写意山水,那同样讲究更多的墨色的变化,即使是黑的地方,我们也不能让他就这一块都一样。

黑的地方要像这只八哥一样,一个小小的八哥,它都有这么多的变化,那我们想想一张大的山水,同样也要有这么多的变化。

那大家想想,八哥的画法是淡墨一遍一遍一遍的画出来,所以说大家想想画山水的时候,也是一遍一遍的积墨,多遍的画,画出来的,也不是说一次就这么黑的墨,一次把它就画出来的。

然后就是画这个叶子,大家看一看,这个叶子也先是用墨分染,完了之后,因为他画的是枯枝枯叶嘛,然后就不像绿的时候那么绿。

一定要注意,我们古人画这些东西,大家记不记得咱们画那个《果蔬来禽图》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深很绿,为什么?

因为他画的那个是果子熟了,那个时候叶子还没有发黄,而这个画的是枯叶,那枯叶是什么,就已经很黄很黄了,或者就已经快枯败了,颜色就已经没那么重了。

所以大家看这个叶子,是有一个渐变的,绿到这个叶子的梢的时候,都已经又黄又烂了,所以就不用染这么黑这么重啊。

这块大家要注意一下,古人绘画他是一定是和自然界观察的很密切。

所以仔细观察完的东西,然后回到画面上,一定是现实的一个写照,因为古人也没有照片,也没有相机,也没有拍照技术,他只能靠不停地观察,然后来绘画,来反映出来。

所以这块大家注意一下,还有这个烂边的叶子,是用积色法画出来,大家回头可以看一看高清图,很多东西是这样,完了之后像有些地方就直接用这个墨色直接把它积出来,就是这个赭石加点墨,然后涂上去。

涂上去之后等它直接干,不用分染了就,然后有一些水渍的感觉,这个就叫积色,颜色积一积,堆一堆上去就把那个斑驳的那种很薄的感觉就画出来了。

这个大家看,这种烂叶子的质感,一碰就碎的那种质感,古人也是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

然后我还要跟大家说一下,大家回头看高清图的时候,再看看这叶子的叶脉,和我们之前讲过的叶脉一样不一样。

大家看看,古人观察画画非常细致到哪,这个叶脉都不是这种直线型的,而是这种小曲线的,而这种叶脉就像我们秋天看到的那个黄叶子一样。

大家品画的时候,看画的时候,多看看这些地方,这些小的细节,其实是真的可以打动我们的地方。

以前有人聊天说,画画的时候,看一张画的时候看的满面流泪。其实不是流泪,是因为你被他所感动,感动什么,就是你真正看到这张画,这张画给你带来的一种就是你看到这张画中有很多东西是你和他可以产生共鸣的地方。

像宋画,你去慢慢品味的时候,你看到它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很多的点,是和生活是一样的,是古人观察非常非常细致的,是和现代人的绘画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是被古人的一种观察的精神所感动,不像现在,我拿手机拍个照片就可以对着照片画。

大家看看古人的绘画方式,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精神。

那今天的小二画唠就到这里了,大家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