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有科学的运动! 吼吼,地球人都知道哇! 那么问题来了……
最近,因为未采取科学的运动而受伤来湖南旺旺医院康复科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康复科治疗师彭娟根据常见运动易导致的受伤情况进行了汇总,全是满满干货,快来看一看! (网络图,仅供参考)
没错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正在面临缺乏运动和不良姿势带来的危机,但我们却身处其中浑然不知! 可是,大家又要反驳了!谁说我没有运动?
(网络图,仅供参考) 不过亲爱的宝宝们,确定这是在锻炼吗?有没有考虑过自己身上的关节是神马感受! 图中黄色圆圈处为跑跳类运动中常见易受伤部位: (黄色圆圈处为跑跳类运动中常见易受伤部位) 在此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 科学的运动和健身不等于盲目的体力消耗! 问题一:那究竟怎样运动才科学呢?在此笔者要说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也不同。 所以想要进行某项运动之前最好找专业人员做个评估。 找出存在的问题,调整到正确的力学模式后再开始运动,会事半功倍,受伤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举例来讲: 跑步是最受喜爱也比较简单的运动之一,人人都会的跑步但真正跑对的却不多。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跑着跑着就把自己跑坏了! 看似简单人人都会的跑步,也有许多需要关注的地方! 从下往上: a、足弓是否正常?如果是严重的扁平足则不太建议做太多的跑跳运动,必要时建议使用功能鞋垫。 b、有无严重拇指外翻? c、踝关节背屈角度是否足够? d、髋、膝、踝关节的联动是否正常?在相应的动作中应有的角度是否足够? e、骨盆是否稳定? f、脊柱的曲度如何;颈椎、腰椎是否稳定? g、是否有健康的前庭系统和小脑来控制眼球? 保证我们在晃动的过程中能稳定视野,看清物体,不然可能跑着跑着就晕了! 如果你觉得晕车晕船或在颠簸的环境下一看手机就头晕,可能提示前庭系统或小脑不太好! …… 跑步的过程中地面对身体有较大的反作用力冲击,我们会从足弓开始一路往上减振: 足弓—膝关节—髋关节—骨盆—脊柱—寰枢关节。 每一个减振环节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为此我们需要相关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能达到力学平衡,正常的发挥功能。 比如臀大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脊柱稳定肌…… 当然通过眼球和前庭系统的训练来稳定脊柱也是极好的! 总之,运动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强身健体,若不当则可能遍体鳞伤! (网络图,仅供参考) 问题二:如果在运动的过程中受伤了要如何处理?哇!这么简单的问题,留给我做抢答!不就是局部揉一揉,抹点红花油吗,还能有啥? 好吧,给你点32个NO!不够还能再加…… 嗯,笔者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黄金原则。 敲黑板,好好听! 第一:保护 保护受伤的部位。 对于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要保护其不要受到牵拉、避免加重疼痛的动作出现,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用支具固定以免再次损伤。 第二:休息 受伤后应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任何肌肉、肌腱、韧带、骨关节等的损伤在急性期内,休息制动时必要措施。 第三:冰敷 受伤后立即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建议每次冰敷20分钟左右,24小时内可以多次冰敷,每小时一到两次! 建议用冰水混合物装于塑料袋或专业冰敷袋进行冰敷,冰袋于皮肤之间可以隔一条薄的干毛巾! 若伤后3到7天,局部炎症得到控制无开放性伤口但有明显肿胀时,可以用冷热交替消肿法。 即用38~40度热水热在肿胀部位热水浴5分钟,在用0度的冰水混合物冷水浴1分钟。交替5轮,最后以热水结束。 需要格外提醒大家的是,轻伤24小时、中到重度损伤明显肿胀的48~72小时内不要热敷、按揉、用活络油等,否则有可能加重损伤。 (冰敷) 第四:加压 用弹性绷带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在受伤部位加压包扎,控制肿胀。也可绷带与冰袋组合进行,即绷带包裹住冰袋包扎于患处。 需要注意的是,包扎后要注意观察远端肢体的皮肤颜色,防止包的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加压) 第五:抬高 抬高受伤部位高于心脏,有利于血液循环和组织液回流,减轻肿胀。 (抬高) 可与冰敷加压同时进行。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建议全天抬高患肢。 (冰敷加压同时进行) 湖南旺旺医院康复科提醒,以上方法可用于损伤早期的自我急救,控制病情。 在自我进行急性处理后应尽快找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温馨提示:建议喜欢运动的朋友在户外运动时携带必要的运动防护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如:冷凝喷雾、绷带、肌贴、创口贴、医用手套、生理盐水等。 (编辑Eliza) |
|
来自: LEON波格 > 《生活常识及新闻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