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色惊心,又一年

 萨沙阅览室 2018-03-28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莺飞草长时节,宋代诗人志南来到汴梁城外踏青,一时兴起写了这首诗。想起朱自清老师《春》里边也引用过这首诗,一时间觉得自己和朱老师关系挺近的。趁着还无需“杖藜”之年,老袁昨天也携妻儿到西流湖公园转转。

进入公园,但见沟壑丛生,高低起伏,地势居然与东边二里之外的市区大不一样。放眼望去,到处朱朱粉粉、烟烟霞霞,顾盼之间皆是丹青诗画。

空中一两声呢喃,让我今年第一次看见南来翩飞的燕子。一千年前南唐词人冯延巳见此情景,多情地问人家: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

老袁自忖半天,也没想起比冯老师更好的问话。——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悻悻前行,来到湖边浅滩,在一块石碑前竟然与王维邂逅: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童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这是开元九年一个秋雨连绵的晚上,唐代诗人王维在赴山东济州上,夜宿郑州古京水河渡口所写的一首《宿郑州》。

“诗佛”居然来过郑州,而此刻,我就站在他当年住过的地方!——想想,都让人激动!

只是一千二百后,还有人记得王维,还有人把他的诗刻在石碑上;而几十年以后,谁还记得那个喜欢读诗、写诗的老袁呢?

在杨柳依依、桃花灼灼的三月,我突发奇想、不计后果去新东方报了雅思辅导班。上课后才发现:班上除了我之外的七名学生,年龄都比我小,其中四人还都是在我大学毕业后才出生的!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教听、说、读、写的四位老师,年龄也都没我大,有的要小我十七、八岁!想想自己二十年前还在校园的那些日子,不禁感叹:这时光呀,都、都、都去哪儿啦……

去年,有个网络热词叫“油腻中年男”。其实,我比较认可这个说法。

人过四十之后,家庭事业都成型了,在这个年龄段很容易变得“油腻”,也不再为自己确定新的目标了,过的都是随波逐流、安安稳稳的日子。

莫非,当初报名上雅思辅导班,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让已到中年的老袁“不油腻”?

突然觉得,元代诗人高士谈这首诗,挺符合老袁此时的心情——

旧日屠苏饮最先,而今追想尚依然。

故人对酒且千里,春色惊心又一年。

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

残年无复功名望,志在苏君二顷田。

因诗结缘 以文会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