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为什么不选择长安做都城,而选择无险可守的开封?

 黑龙江波涛 2018-03-29

这个问题问得好,先说说我的回答:北宋并不是不选洛阳或者长安,至少赵大是想把首都迁回洛阳甚至长安的,不过被贼光义借用历史上一句超有名的话给否决了,当年吴起对魏武侯说过在德不在险,如今被赵光义拿来作为否决他哥哥的迁都之议了。

先说说事件背景

976年3月,赵匡胤率领文武众臣前往西京洛阳,前往父亲的陵寝祭拜。抵达洛阳后,赵匡胤见洛阳官室壮丽,非常高兴,于是动了迁都洛阳的念头,甚至在洛阳南郊祭天。但赵匡胤

的想法遭到的群臣的坚决反对,起居郎李符首先发难,他提出迁都有八难,赵匡胤不予理睬。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又出来劝谏,赵匡胤仍然不从。这时候赵光义出现了,而且他说了一句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让赵匡胤顿时沉默不语,放弃迁都的念头!兄弟俩见面后,赵光义首先提出迁都的困难,赵匡胤则说:“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则解释道:“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匡胤知道如今已经出现了冗兵问题,他希望通过迁都,依靠山河之险,固守天下。但这个时候,赵光义掷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言道:“在德不在险!"赵光义话都这么说了,如果自己仍旧一意孤行决定迁都选择依靠山河之险,那么就是在说自己是位不修德政的皇帝,所以赵匡胤才暂时放弃了迁都计划。注意一下前面提到的时间,976年,之后没多久,赵匡胤就去世了。赵光义选择突然动手是不是与这事儿有关还不敢妄下定论,但是赵匡胤想迁都确实实实在在的,至于以后没迁都,当然很好理解了,他赵光义自己当年强硬反对迁都,他即位后,又怎么会提出迁都来打自己的脸呢?至于北宋之后的皇帝,又全都是赵光义的子孙,自然更不敢迁都了,定都开封是赵光义定下的决策,想来重视祖宗家法的宋朝自然是不可能违背的。

那么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定都开封以及定都开封带来的后果了。

为什么定都开封,前面的很多加V答主们都说得差不多了,无非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是长安洛阳屡遭大难不宜为都,五代时期多以开封为都种种种种。经济因素无非是开封四通八达运输方便,说得都挺好,我就不再赘言了。

那么我来说说定都开封带来的恶果。

前面说过,开封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既然交通便利,那自然也是四战之地。那么为了保卫京师安全,就不得不大量养兵拱卫京师。所以,守内虚外,京师屯集重兵也就成了大宋国策。大宋士兵之多,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养兵自然就得耗费钱粮。赵匡胤当初就预见到了这点,在赵光义说出在德不在险之后。赵匡胤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之民力弹矣。”

赵匡胤不愧是开国之君,那眼光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事实上,正是因为大宋定都开封,需要屯养大量士兵,所以造成大宋有冗兵之患。历代评价北宋弊政,几乎没有不提冗兵政策耗费钱粮无数导致大宋虚弱不堪的,可见,定都开封并不是多么英明的决策,无非是赵光义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再之后又不得不打肿脸装胖子而已。

果不其然,到了北宋末期,汴河失修,河道不通,漕运不济,大宋命脉被断,政权自然就崩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