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真规则.docx

 永远幸福96hqmm 2018-03-30

股市真规则

 

1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来到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投资,老齐再次为大家带来一本经典,叫做股市真规则,这本书的作者是多尔西,是晨星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晨星股票研究部的负责人。那么这个资深的市场人士对于投资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呢?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作者也是上来就讲出了他的投资哲学,也就是他的五项原则,首先做好你的功课,第二寻找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第三拥有安全边际,第四长期持有,第五知道何时卖出。我们先来看,如何做好你的功课,这里作者说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好好的去读年报,用财务报表来检验投资对象,那么找什么样的公司呢?这就是第二点,强大竞争优势的公司,这类公司有个标志就是超额利润率,其实很简单,就是从来不参与价格战,有自主定价权,随时能涨价。这就是超强竞争优势,比如茅台就属于这类公司。找到这个公司就能买了吗?显然还不行,还要看他有没有安全边际,说白了就是估值得便宜,如果你花50倍的市盈率买可口可乐,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赚钱,同样,如果你用30几倍的价格去买茅台,恐怕也得浪费掉几年的时间。这些公司虽说套不死人,但是漫长的等待也会消磨你的意志。一旦你打定主意购买了,那么就无疑应该长期持有。你不会一年买卖冰箱50次,也不会一年买10次汽车,更不会每年换一次房子。而大家十几年来都在房子上赚到钱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长期持有。而股票和基金上之所以没赚到钱,并不是人家没涨,而是你总想低买高卖,总想耍小聪明,结果就是没有赚到钱。很多华尔街大咖都说过,如果不是特别高估的情况下,你应该始终待在市场之中。长期持有是投资股票最正确的姿势。有过统计显示,投资的糟糕状况跟你的交易频率成正比,也就是说你操作的越多,亏损就会越严重。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合适卖出,一般投资者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其实这也是比较简单的,你持有这只股票的基础不在了就应该卖出。比如你当时买他,就是因为便宜,但现在不便宜了,甚至比较昂贵了当然要卖掉。再比如你想在这只股票上赚取每年10%,一共10年的收益,也就是是2.6倍。但第二年这只股票就涨到了这个价格,那么你的投资目标已经达到了。所以当然应该抛掉。

 

说完了投资的五项原则,我们接着来说投资者常犯的七个错误,这可能会帮你省下很多钱。首先就是虚幻的目标,也就是你经常夸大自己的能力,想找到当年的微软,苹果,腾讯。发现大牛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都会遭遇失败,反而是白马股的投资相对稳健,长期投资更多要业绩为王。投资一家赚钱的公司,总比投那些概念要强很多。所以与其挖大牛股,不如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大牛的股票。其次,相信这次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傻的不行的错误。每次都觉得不一样,但历史会啪啪打脸,告诉你世界虽变,但人性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次与众不同,这是一个最为昂贵的教训。

 

第三,陷入对于公司产品的偏爱。比如有人特别爱喝茅台,所以就觉得茅台哪都好,有人是果粉,就觉得苹果股票应该一直涨。这显然都是错误的观念,投资是投资,产品只是投资的一部分参考因素而已。

 

第四,在市场下跌时候的不知所措,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毛病,普通投资者总是买涨不买跌,而真正的投资家,酷爱股票暴跌,好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尤其当投资者慌不择路的时候,就是买入股票的最好机会。所以巴菲特李嘉诚这样的高手,他们专门等着股灾或者经济危机之后出手去买便宜货。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坦普尔曼甚至说,最悲观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时机。老齐把这句话加个限定词,仅限于基金。而不适用于个股。因为你不清楚股票是否发生质地上的改变。

 

作者说,自己在晨星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厌恶的资产的表现,要远远好于他们喜爱资产的表现,换句话说你瞅一个东西怎么都不顺眼的时候,也许就是最好的投资时机。相反你看什么都好的时候就要谨慎了。当然这么反人性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你需要一些反面指标。比如一个市场的倒霉蛋,他在股市上从没赚过钱的人,你可以多跟他接触接触。

 

第五,试图去选择市场时机,也就是我们说的择时,这其实是投资里的无解因素。因为我们可以算清楚所有的价值,但却无法计算投资者的情绪。而市场往往短期是靠情绪推动的,所以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很有价值了,但买进去仍然一直跌,明明已经高估了,他还一直涨。美国有过一个研究,综合1926年到1999年的市场状况,采用买入一直持有,和最好的分析师市场择时两种策略对比,最后结果是三分之一的月份中,择时能够打败买入并一直持有,换句话说即使用最好的策略回测去看,你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几率赢得比赛。而实际上往后看,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策略。作者解释,因为市场上涨总是短暂的,而盘整是常态,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你择时往往会错过最好的涨幅,晨星在这么多年的基金监控中,几乎找不到一只基金在20年时间持续做好择时的。短期很多基金能够打败市场,但只是因为运气而已。

 

第六,忽略估值。市场估值就像雷达和指南针,如果你投资不看估值,那么就属于纯粹的碰运气。你买入股票的唯一理由,就是你认为这个公司现在的股价,比卖出时会更有价值。低买高卖,真正的含义也是,股价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股价高于价值的时候卖出,而不是价格低就买,价格高就卖,所谓投资都是要以价值为依托的,但很可惜90%的投资者不懂,他们买入之后,通常只是希望有一个傻子从他手里以更高的价格接走,如果找不到这个傻子,那么自己就变成了这个傻子。

 

第七,依赖盈利数据分析。财务报告的时候我们讲了,新手最爱看的报表是利润表,但其实利润是最容易造假的。真正的投资高手,更看重的是现金流。如果一个公司的现金是持续流入的,那么这家公司就会非常安全,一定要警惕,经营性现金流停滞或者收缩,换句话说从生意上赚到的钱越来越少了,但他的利润还在增加,比如卖出了一栋楼之类的,这种情况说明公司已经遇到了非常困难的情况。买股票就是买生意,一旦公司不赚钱了,他也就不值钱了。

 

接下来我们分析竞争优势,老齐给大家读财报的时候,一般都爱用利润增长来分析企业,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也有令人业绩振奋的公司,在未来表现很糟糕的。这里面就有一个特许经营权的问题,我们在讲巴菲特的时候提到过,这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之处,他一般有四个特征。

 

1是公司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能够稳定创造收益,主要这里说的是资产获利能力,我们经常用到的指标就是ROE,净资产收益率。巴菲特说一般净资产收益率怎么也要高于15%

2利润来源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够阻挡竞争者?他为什么不用陷入价格战?是牌照,还是垄断,又或者是品牌。这里面品牌优势是最好的,比如茅台,同仁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这些品牌让他们获得了市场认同。

3评估这种竞争力能维持多久,刚才也说了,品牌形成竞争力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但如果要通过牌照或者专利形成的优势,可能就要重新考虑了。

4分析行业,如果行业进入有序竞争,那么基本上会持续有利润空间。如果无序竞争,那么就麻烦了,比如新能源汽车,这就是一个无序竞争的行业,以后会像电视一样,很多企业都没有利润。还有电影行业,互联网行业无序竞争很激烈。这些地方虽然有前景,但是看不到太多的利润。

 

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未来的收益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自由现金流法则,经营现金流减去他的资本支出,剩下的钱就是经营之外,股东们可以拿走的钱。你可以想象成一个人,自由现金流就是你拿到手的工资,减去你要维持这份工作所必须付出的房租,水电,吃喝,交通等必要开支。还能够剩下的钱就叫做自由现金流。如果一个人是月光,我们肯定知道这样的人是没有前途的。公司也是如此,一个月光的公司,每年赚的钱,都要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之中,如果不这么干,就无法维持他的行业地位。那么这样的公司投资价值就不高。因为你赚来的钱,股东都拿不走,这就太没意思了。另外还要用自由现金流跟销售收入,比较一下,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数据呢?咱们明天再讲。

 

2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我们正在为大家带来一本书,叫做股市真规则,又是一本华尔街经典。昨天我们说到了如何找到好公司,第一步就是要找他的自由现金流,也就是经营现金流入减去资本支出,也就是公司在保持他的生意兴旺,所进行的必要投入之后,能够给股东带走多少钱?然后还要用自由现金流除以他的销售收入,这就是说你每1块钱的销售,能转化出多少超额利润。如果他的自由现金流超过销售收入的5%,那么你就发现印钞机了。这就是一个公司具备竞争优势的极好体现。比如我们讲过的茅台,经营现金流净流量是228亿,资本支出只有不到8亿,也就是说自由现金流220亿,他的营业收入是425亿,这个比例超过50%,所以这就是一颗摇钱树。丝毫不用怀疑茅台的质地。再看格力,最近两年资本支出比较多,甚至超过经营现金流流入,所以没有自由现金流了。这跟董明珠投资上新业务有关,前两年自由现金流能到140亿,他跟营收的比例也能超过20%,所以这就说明格力曾经是一个摇钱树,但最近在找新的业务方向。这就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还有更差的,比如我们讲的华谊兄弟,为什么最近一直跌,就是因为经营性现金流都是负的,更别说自由现金流了。这就说明公司已经不赚钱了,利润之所以增加, 就是卖投资的股权变现得到的收入,所以华谊的利润反弹,但是股价一直起不来。就是这个原因,未来如果要想股价有表现,还得产生自由现金流才行。

 

除了自由现金流以外,我们要看下净利润率,也就是净利润除以销售额。如果净利率能超过15%,这就是一家不错的公司,甚至巴菲特认为,净利率高于5%就可以,这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肯定是净利率越高越好。此外还有净资产收益率,ROE要尽量高于15%,长期投资的年化回报率基本等于这家企业常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你如果想获得好的回报,就要找那些净资产收益率常年稳定,并且较高的企业,然后一直持有,就是这么简单。最后是资产收益率,也就是ROA,这个指标在i问财的网站上可以查的到,i是字母的I,问题的问,财产的财,进去以后直接搜ROA排序,你就会得到A股所有公司的ROA情况,这里面找6-7%以上的,好公司一般都在这里面了。

 

这里面老齐要多说一句,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关键在于高而且稳定,比如有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100了,很显然这就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宁愿找到那些5-10年,净资产收益率都在20-30之间,总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公司,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公司,是摇钱树。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

 

科技公司通常是最难投资,因为他们的技术壁垒若有若无,你觉得他牢不可破,但也可能会瞬间崩塌。所以差别化定位这种东西,只适用于替代效应相对低的行业,对于高替代性行业,或者是竞争激烈的行业并不适用。

 

通常情况下降低成本也是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的,比如西南航空,他的成本要比其他航空公司低25%,所以在价格砸到地板之后,他仍然可以赚钱。戴尔也是如此,他的成本低,所以利润高。可以发动价格战。这种低成本优势,一般都是在产品差别化穷尽之后才会发生的,你说坐哪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实在是没什么太多区别。这时候便宜就是最重要的特征。

 

还有一个竞争优势叫做,消费者习惯。大家吃阿胶只吃东阿阿娇,其他的都吃不惯。中国人喝酒最认的品牌就是茅台,看电影也只看那么几个明星或者导演。这种消费习惯一但固化下来,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打破的。这种优势通常都是常年的品牌积累,甚至把自己的产品变成了一个行业的名词,比如百度一下,淘宝去了,有事q我。

 

专利权也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比如辉瑞制药,他靠着专利十多年来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30%以上,净利率超过15%,医药类公司一定要看看他有什么专利在手上,这些专利什么时候到期。这对于业绩的预测相当重要。

 

最后一个竞争优势就是独特的商业模式,比如淘宝,你现在再造一个淘宝已经几乎没可能了,无论有多少钱都白搭。还有京东,他在物流渠道上烧的钱已经建立了足够的护城河,让竞争对手根本无法超越。滴滴也是如此, 经过了两轮合并,网约车市场,基本已经形成了垄断。这种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一旦快速建立别人再难超越,就拿腾讯来说,微信很难做吗?也没准有些软件的体验会比微信更好,但很可惜他们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一个用户迁移是可能,几亿用户,所有的强关系集体迁移是没有可能的。再想打败微信,肯定不会是即时通信类软件了。

 

说完了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们也要说一下行业,如果一个行业全体都在收缩,进入了衰落周期,那么即使公司再优秀,也是不好的。比如现在你去投电视机的公司,这事就是一个恶性竞争行业。这个行业利润已经无限被压低了。所以,一个失去了竞争力的行业,并不是一个好的长期投资的对象。我们肯定要投资那些越来越好的,而不能投资越来越差的。

 

接下来作者讲了一下财务报表的知识,并举了一个麦克卖热狗的例子,挺有意思,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下,他借款100美元,那么现金也就增加了100,而花了70美元,造了一个卖热狗的摊位,固定资产就加70美元,现金减少70美元,花20美元,买了热狗,面包和调味酱,这都计入存货增加,现金再减少20美元。然后他开始卖出热狗,1美元1个,他卖了30个,用掉了他一半的原材料,有7个人没给钱,属于赊账,接下来的财报记录是,现金增加23,应收账款增加7,而存货减少10美元。随后他去找超市老板赊账,由于他人缘比较好,老板让他先拿去用。这样他就增加了5美元的应付账款,这是属于负债,相应的资产的存货也增加了5美元。后来麦克做热狗的工具坏了一个,他不得不重新购买,这时候固定资产要从70美元,减去1美元。

 

此时麦克30美元的收入,10美元的成本,1美元的折旧,他的净利润是19美元,但是他的现金却涨了23美元,这就是财务报表上的秘密了,在报表中收入和成本要求有对应关系,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但现金流量表就不是这样,他只是记录现金的流入流出,这主要因为各种赊销或者借贷所产生了不同,净利润需要调整一下,19美元现值要加回1美元折旧,再加上10美元卖出的热狗的存货,减去5美元存货,也就是额外购买的小面包,再减去7美元应收账款,也就是赊账的那部分,还要加上5美元应付款,也就是麦克向超市老板赊账的钱。最后其实就等于23美元的经营现金流。如果麦克不允许任何赊销,也不允许自己欠人家钱的话,那么他基本上现金流入和利润是相等的。

 

三张财务报表各有各的用处,利润表力求把收入和成本匹配,让你知道钱都到哪去了,而现金流量表只关心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更贴近我们的日常认知,你的平常是不会说利润的,只会说我钱包里的钱多了还是少了。所以,当你读财报的时候,务必要用现金流量去检验一下利润,如果光有利润而没有现金,那么这个利润就很值得怀疑了。就好比一个人总说自己有钱,但打开他的钱包一看,一张100的都没有。

 

如果非给财务报表排个序,资产负债表肯定是最重要的,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利,负债就是借的钱,所有者权利就是股东出资,两个钱加在一起就是资产。最上面的是流动资产,这里面很多都会转化成现金,只要加流动两个字的,一般你就把他看成一年期就可以了,比如流动资产里就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一般就是活期账户上存着的钱或者是买货币基金这些东西,反正就是随时可支取的部分,还有短期投资,应收账款,这都是1年内可以收回来的部分。在应收账款后面通常还有一个坏账准备,这部分钱有很大的可能是收不回来的。然后接下来就是存货,非流动资产等,这些会计科目又该如何运用,他们背后隐藏怎样的故事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3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我们继续来讲这本股市真规则,昨天讲到了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存货一般有几种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对于制造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如果存货不断增加,就说明销售出现问题了。同样的公司作比较,如果他的存货明显低于同行,则说明他的效率最高。

 

再往下看就是非流动资产的部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一般就是土地,厂房,家具设备等,如果2个公司赚钱差不多,当然是固定资产少的那个更好,说明他的资金占用少,以后转型也更容易,如果固定资产很重,这个行业还是一个即将被颠覆的行业,那么他就比较麻烦了。

 

投资指的是长期债券,或者投资在其他公司的股票上,很多上市公司都交叉持股,投资别人股权的比比皆是。有的时候如果长期投资太重,你就要看看,他到底是投了什么,比如投了乐视,那现在心里就很慌了。

 

再有就是无形资产,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商誉,当一家公司溢价收购另一家公司的时候,商誉就会上升,商誉就是他高价买的那部分,比如华谊兄弟10个亿买冯小刚的空壳公司东阳美拉,这10个亿就没地方放,只能进入商誉。投资者应该以极度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事,通常情况下在很长一段时间,资产负债表上的商誉都要高于真实价值的。如果购买来的资产不能有效产生预期中的利润,就要进行商誉减值。比如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没有达到预期,导致华谊的商誉减值5个亿,所以当你看到,商誉占到资产的比例过高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这里面估计会有很多猫腻。而我们经常的做法是,把商誉干脆扣除掉,我就当你已经损失了,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失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