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演绎赵氏孤儿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Typ265 2018-03-30

来了是客 悟了是缘

文:穿越君 读史开眼界 特约作家


司马迁演绎赵氏孤儿隐藏了一个亘古不变定律

大家几乎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是,很少人会知道,关于善恶有报

司马迁的高度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关于赵氏孤儿

不仅在中国后来的历史上,

被演绎的出神入化。

特别是纪君祥元杂剧

把正义和仁义升华到了极致,

华夏儿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后来被外国人翻译到全世界,

伏尔泰改编为五幕剧本,

把赵氏孤儿传到欧洲。


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改编成《中国孤儿》,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说,其中有些合理的东西,

英国名剧也比不上。

《赵氏孤儿》在国际上饱受赞誉,

有人赞誉:来自东方之

元剧《赵氏孤儿》是司马迁赵氏孤儿的再演绎。


讲的是春秋时晋国上卿大功臣赵盾

被奸邪小人屠岸贾诬陷,

全家300余口被杀。

只有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被门客程婴救出,

为了救护孤儿,公孙杵臼等人献出了生命。

最后程婴用自己的儿子作替换,

保全了赵氏孤儿。

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

程婴把赵家冤案告诉了孤儿赵武,

赵武决定擒杀屠岸贾报仇。


这其中有三个触动心灵的地方,

第一个是忠臣世家赵盾,

在受到迫害时,老大无动于衷。


大臣赵盾辅佐晋襄公,使的晋国国富民强。

襄公死后,儿子灵公继位,

但是他荒淫无道,残害人民。

赵盾多次劝谏无效,

叛逆期的晋灵儿还决定干掉国相,

赵盾只好选择逃跑。

赵盾的堂弟赵穿忍无可忍,

干掉了晋灵公,

拥立襄公的弟弟继位,是为晋成公。

赵盾又被晋成公请回主持朝政,

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

对,赵氏孤儿就是他们的儿子。

赵氏家族的势力与日俱增

可以说是不仅仅是一人之下。


成公死后,儿子景公即位,

屠岸贾曾是晋灵公的宠臣,

帮助晋灵公干尽了坏事

对赵氏一族早就恨之入骨。

他知道晋灵公之死是赵家一族的死结,

于是在景公前陷害赵氏一族,

结果是赵氏一族300余人被灭,

可想而知悲剧的产生与景公脱不了关系。

第二个出彩的点是悲情的苦肉计。

赵朔的老婆庄姬公主因为是成公的胞妹,

逃过了一劫,把儿子藏在裤子里

才躲开了屠岸贾的搜查。

然后把儿子托付给赵家挚友程婴

为了守口如瓶,随即上吊自杀。

另外,程婴出城时,

其义举感动了守城的将领,

放走了程婴和药箱里的孩子也选择了自杀。


为了瞒过屠岸贾

以及解救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孩,

程婴和好友公孙杵臼商议破解之法,

此处两人有一段感动上苍的对话。


公孙杵臼询问程婴:

抚育这孤儿成人与死,两者哪件难?

程婴回答:死容易,抚育孤儿难。

公孙杵臼坚定地说:

那请你承担难的那件事,

我去承担容易的,让我先死去吧。


程婴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赵武,

此处史记中只提到寻找了一个替代的婴孩,

并未说明是程婴的儿子。


公孙杵臼顶替收留赵氏孤儿的罪名,

让程婴亲自到屠岸贾告发。


公孙杵臼自杀,

以生命为代价的苦肉计瞒过了屠岸贾。

程婴则强忍悲愤,且背负忘恩负义,

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罪名

带着赵武逃到盂山隐居起来。

第三个出彩的地方是程婴慷慨赴死。

当赵氏冤案被澄清,恢复爵位,

孤儿赵武成人后,程婴决定不再苟活于世。

完成了与挚友约定的任务,赵家官复原位,

程婴觉得自己有脸去见赵朔和公孙杵臼了。


临死前程婴对赵武说,公孙杵臼把生的希望留给我,

他自己选择了死,就是认为我能把你养育成人,

今天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履行我之前的承诺了。

说完,程婴坚定不移的自杀了。

《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

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

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赵氏孤儿的神来之笔再一次演绎了司马迁的高度:

正义终将打败邪恶,善恶终有报,

传承发扬正义之风,这是天道,亘古不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