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下肢水肿要检查是单侧还是双侧,有没有药物原因

 林小霖 2018-03-31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下肢水肿的现象非常普遍。年龄增长或者某些疾病引起的肝肾心肺等内脏功能的衰退,再加上长期服用某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都可能导致下肢水肿。

下肢水肿的原因,有时候医生也很难立刻判断出原因,因为引起下肢水肿的病因太多了。不过也有一些规律可循:

如果是单下肢水肿,很可能与血管疾病有关。按压后凹陷不明显,睡觉后能明显缓解。这样的毛病一般要去血管科去就诊。

如果是双下肢都水肿,可能与内脏器官有关,比如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水肿等。按压后凹陷性明显,睡觉后缓解不明显。这种毛病要到医院作全面的检查,以便对症下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药物性水肿。中老年人很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会长期服用一些药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脏器官的功能也会有所下降,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会显现出来。

比如:

1、抗高血压药: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药物,可使心排出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素、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维拉帕米等,服用后水肿会早晨轻、午后重,常见于双踝部,使用利尿剂可减轻症状但无法消失,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2、降糖药:

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多见。多发生在胰岛素开始治疗阶段,面部和双下肢水肿,但血糖水平下降后会逐步缓解。治疗前血糖水平越高,使用胰岛素后血糖水平下降越快,引发水肿的可能性越大。

口服降糖药,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会导致轻至中度的外周性水肿,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在合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瑞格列奈或那格列奈时,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发生水肿的可能性最大。

3、激素类药物

服用激素类药物引发的水肿常见于颜面及下肢,为轻度凹陷性水肿,多伴有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皮肤紫纹、高血糖、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一般停药后可消失。

4、止痛药

服用吲哚美辛或者保泰松的老年患者,最易出现四肢水肿;罗非西布,引发水盐潴留、高血压和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会增大。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易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甚至脑水肿,尤其是老年人和吸烟者。但这种情况大多在停药后会缓解。

5、中草药

服用甘草、人参等中草药可导致水钠潴留而引发水肿。因为甘草中含有的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等会起到类似激素样的作用。

如果您怀疑是药物引起的水肿,最好要到医院查一下肾功能。一旦确诊为是药物引起的水肿,应首先停药,轻度水肿多在停药后会自行消退;发生水肿了,一定要少吃盐,饮食清淡一些;也可以服用一些利尿药以减轻水肿症状。对于那些心、肾、肝、肺功能不佳的患者,发生水肿了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免损伤继续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