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500亿巨额支出,水果套袋技术,该不该继续?

 besunnyaR 2018-03-31

导语:

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药袋苹果”事件,令人们的神经再次绷紧。事实上,给水果套袋并不新鲜,这项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以来,仅20年时间就风靡全国,它对于减少农药残留、提高果蔬商品价值立下汗马功劳。

高效的水果套袋技术,最近却一直在被讨论要不要取消。

套袋技术优点有目共睹

水果套袋已成为我国果树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栽培方式,在苹果、梨、桃、葡萄、枇杷、猕猴桃等水果领域应用最多。也因此,我国每年在套袋技术上需要花费很大一笔费用。

以苹果为例,每个果袋4-5分钱,套袋人工每个4-6分钱,摘袋人工每个2-3分钱,每亩地平均套袋数量15000个左右,每公斤苹果平均有5个,折合每公斤苹果的套袋总成本超过0.6元,每亩套袋总成本超过2000元,是苹果生产单项成本最高的项目,超过农药使用成本。

那么,水果套袋技术为何如此广泛应用?

1.有效防止病虫侵染,减轻病虫危害。

2.降低风、日灼、冰雹不良天气对果实的伤害。

3.果面色泽漂亮,表光好,卖相好。

4.减少农药和灰尘残留,保持果面洁净。

5.套袋水果售价更高,增加果农经济效益。

毋庸置疑,套袋技术在引进初期,确实为果品增产起到很大作用。

争议:到底该不该取消套袋技术?

支持方:应该取消套袋技术

1.不套袋已经成为世界主流

套袋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由于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大部分使用高毒、高残留、环保性差的农药,容易刺激果实表面产生斑点、果锈和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果品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为了改善果面质量、提高商品果率、适应果品出口,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水果套袋技术。

但是,日本现在开始取消套袋,国外水果生产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波兰、新西兰、意大利等,也开始做到了水果无袋化生产。这些国家的苹果品质较高,优果率达80%以上,占据着国际高端市场。

2.套袋的弊端越来越多

随着时代变迁,在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土地日益向种地大户流转的大背景下,果实套袋技术的缺陷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果农工作繁重,劳动效率低

套袋成本高,果农不堪重负

套袋果口感、品质降低

果实不耐储运、环境污染严重

套袋材质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的有害物质迁移

检验检疫部门人员在对果园的巡检过程中发现,套袋的材质几乎都来自于再生塑料膜或废弃的彩印包装袋改制而成。

众所周知,再生塑料大都是由垃圾回收料、甚至是医用输液针管等废弃物品加工而成,再加上制作流程中环境卫生不合格,由此制成的塑料袋极不安全,一般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而废弃的彩印袋其中的油墨溶剂不仅含有苯还有铅等重金属,所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游离释放出来,随着和水果的长期接触,慢慢就会迁移到水果身上。

而我们食用此类水果,将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

反对方:不应该取消套袋技术

国外水果大多都做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工业化生产,所以人家的果树可以不套袋。

但是,我国目前还是粗放型种植,在农药残留、商品率、销售市场等难题没有其他有效措施解决的情况下,取消套袋技术万万不可行。

此外,以下三点,更是水果不得不套袋的原因!

1.消费者更喜欢外观漂亮的水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消费者不知道水果是否好吃,但外观漂亮是最直观的,也愿意高价购买颜值高的水果!这个是农民使用果实套袋技术的最根本原因。

2.我国水果精加工水平低、产能有限

光果经过清洗、精选分级,外观也会变得非常漂亮,但是仅仅简单的挑选分级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可惜目前我国从事水果精选加工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加工产能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消费者对光果有不少误解和偏见

光果长时间风吹日晒,果面布满灰尘,看起来很丑很土,许多消费者误以为质量很差。另外,许多消费者认为,不套袋的果使用的农药多,果实残留的农药也比套袋果多。光果只有被少数内行的消费者认识和青睐。

果农们的心声

近年来,水果套袋的后遗症逐渐凸显,支持声、反对声形成了两大阵营,如果是你,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呢?期待来我们的留言区说一说你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