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型的父母掉进了教育的哪些坑

 宝妞宁宁 2018-03-31
各位微训练营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好,我是梁晓玲,也是未来五天我们家长系列课程的主讲人,既然是第一次认识大家,那么我还是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互联网上的人社称呼叫船长,为什么叫船长呢?因为跟我学习的都是成年人,30+到40+的人,我用多元的思想帮助他们成长和改变。成长,改变之旅犹如一趟远航,到达彼岸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新的自己。推动成年人改变很难,特别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但是我却能让跟着我学习的成年人发生由内而外的改变。能够做到如此如此,并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有一个很厉害的武器,就是心理学。今天你能进入到我的课程里,都是带着教育孩子的疑问而来。如果说,心理学可以让一个难以改变,已经定型的成年人改变,那么你就可以相信,心理学,也同样可以帮助你和孩子共同改变与成长。当然,除了心理学以外,未来这五天我还将拉大大家教育思维的尺度,尝试帮你们从问题导向的教育思维当中走出来,去重新构建面向未来的新教育观。我是成年人的生涯发展顾问,也是一名心理学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企业家,同时还是一位职业妈妈。正是因为我有着多元视角和多元专业,这也使得我跟大家分享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论会独辟蹊径,打开大家教育的新脑洞。
10月份的时候有一篇微信文爆红,说的是一位妈妈陪娃写作业引发了心梗。此文一出槽点满天飞,妈妈们纷纷表示深有同感。我个人其实是一个心态平和,脾气很好的妈妈,但是我也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一到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就会被激发出强烈的情绪,变成一个连我自己都不认识的张牙舞爪的妈妈。那个时期是我女儿在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时候。当时我焦虑到什么程度呢?我一看到她把字写出了格子里就内心抓狂,又气又急。因为我的脑袋里会想起他们班级群里晒出的那些漂亮的作业示范。于是我拿着橡皮擦坐在女儿身边陪她写了一个学期的作业。这段时间让我这个学霸妈妈一度怀疑人生。不过走过了那条路,今天再回首看去,无论是我还是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引发心梗的妈妈,抑或是我们大多数妈妈都掉进了一个深深的教育的坑。
之所以我们会掉入坑中,是因为我们戴着一副蓝色眼镜。这副眼镜在心理学上叫做认知。而蓝色代表着问题导向的固定认知方式,即我们用问题视角去筛选孩子的各种表现信息后我们就看到了哪哪都是问题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焦虑才怪。每一回我在线下站台分享结束后,都会有很多家长围着我,奔着他们焦虑的各种问题。我们家宝宝两岁半,从一岁半起他每次起床都要抱一会小被子,或者是吃奶的时候抱着,或者是玩耍的时候抱着,或是什么事都不干的时候抱着,然后过一会儿就可以放下来了,回归到之前不抱被子的状态,这种情况是不是一种反常的信号,比如安全感的缺失或者是其他问题?船长,我们家的孩子成绩很好,就是很邋遢,每次老师都投诉我说孩子的习惯不好,小动作特别多,座位下面都是垃圾。我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就是没有用。梁老师,我们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吃饭太慢了。八岁了,一顿饭要吃两个小时,这是怎么回事呀?船长,我们家孩子特别黏我。如果我加班回家很晚,他会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要我回来陪她,家人的陪伴好像不管用,他特别焦虑敏感。船长,我现在已经不想工作了,一点搞事业的心情都没有。今年我也好几次都想活着太没有意思了。我的孩子现在处于叛逆期,我们的关系,已经到了都想彼此掐死对方的程度。我不知道怎么一个好好的孩子一年就变得我不认识了?当这些问题被推到我面前时,我仿佛看到了每一位家长,心头压着一块大石头。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焦虑就开始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而出生了。孩子挑食你焦虑,孩子晚睡你焦虑,孩子不爱上学你焦虑,孩子偏科你焦虑,孩子交不到朋友你焦虑。还有同事家,三岁孩子能够背唐诗,楼下的孩子已经开始上三个兴趣班,这些别人家的孩子的一举一动更加让你的焦虑爆了棚。这种焦虑,不仅让我们自己经常处于不安当中,还会转移到孩子身上,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在这些家长口中的孩子并不是问题的孩子。我在互联网上有一款心理学的入门课程,叫读心术。读心术后台有非常多的留言,在留言当中,我听到很多今天人生发展不顺的个体,对自己爸爸妈妈的抱怨,主要都是来源于小时候,被父母长期的否定。当我们看事情从两个角度看的时候,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做父母时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的孩子,我们需要不停的批评与提醒,管教与约束,我们觉得如此孩子才能够不长歪。但是做自己时,我们审视自身那种无力感,自卑感,对外界的敏感与在意,我们认为自己之所以今天不自信,发展不顺利,就是因为从小受到了太多来自我们父母长辈的质疑与批评。站在两个角度思考,我们的视角才会更加的全面。如果今天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越我们自身,那么从逻辑上说,我们延续父辈教育我们的方式肯定不行。我们在接受各种教育观点的时候,一定没有少听过,要多看孩子的优点,少看孩子的缺点的道理。为什么道理我们听了那么多,却总是做不到?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道理背后的科学。在我的课程里我要教会大家的是,通过心理学穿透教育的迷雾,让我们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谈到认知这个词,大家很多是第一次听,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心里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我们历史经验的影响,我们会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认知框架,这个就叫做认知结构。在心理学里,认知结构的标准概念的解释是,认知结构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考框架。我们不喜欢概念,因为概念很抽象,难以理解。那么我就用一个比方来帮助大家理解。我是一名70后,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收集花花绿绿的漂亮的玻璃糖纸,透过这些糖纸去看其他东西,世界会变成全新的颜色。透过红色的糖纸,世界变红了,透过绿色的糖纸,世界变绿了。其实我们每个人看世界都会需要通过一张糖纸去看。而这张糖纸,就是我所说的认知结构。或者我再打一个比喻,如果你戴着一副偏光镜路过一个十字路口,这个时候红绿灯的颜色并不是它本来的颜色。你会很清楚知道,这是因为你的眼镜造成了信息的扭曲改变。但其实我们在认识外界事物的时候,在认知上我们每个人也有一副偏光镜,这是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的。作为妈妈,也许你有过孕妇效应的体验。就是你怀孕后发现满大街都是孕妇。而没有怀孕的时候,你是没有看到那样多的孕妇的。这个现象其实就是说明我们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筛选的过程,筛子会决定我们看到的信息是什么。因为你自己怀了孕,对周围同样怀孕的人会特别留意,所以认知结构就是一个稳定的筛选器,决定我们会去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现在回想起来,我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为什么是一个温柔民主与放松的妈妈?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吃饭香,开朗活泼,我们就觉得孩子成长的很好。这个认知框架成为我们的眼睛,带着这副眼镜看我的孩子,我觉得一切都很好,我的女儿正在健康茁壮的成长着。但是进入到小学阶段,突然一切都改变了,别的孩子的学业表现成为我评判自己孩子的眼镜。别的孩子作业像书法作品,我的女儿字都写不到格子里,别的孩子口算20道题正确率是百分之百,我女儿只能做到70%,别人的孩子考试是一百分,我的孩子是只能八九十分等等。带着这样的眼镜,再看我女儿可以说哪里都是问题。但其实理性的想一想,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为什么我们的认知就完全不同了?一个好孩子突然就变成了让我们焦虑的问题孩子。这个变化其实都是因为我们看世界的糖纸换了颜色,玫瑰色变成了蓝色,所以孩子虽然没有变,但是,我们对他的看法全变了。我们用蓝色糖纸看自己的孩子,孩子就成了问题孩子,用玫瑰色的糖纸看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就成了优秀孩子。不过我很庆幸,自己因为有着心理学的专业能力,很快我意识到了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的认知出了问题。所以当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认知时,我就把自己从焦虑的泥潭拔了出来。我觉察到我女儿的问题不过是我自己变化了的眼镜所造成的。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问题呢?现在回首看去,无论是口算的速度,还是写字的能力,当然都已经不是问题。当初引发我焦虑的问题,随着孩子自然的发展不需要行为干预都会自然的消失。
在我教成人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求助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跟老公感情不好,孩子不听话,与公婆关系紧张,要不要生二胎等等。在很多求助者的口中,我似乎看到的是到处漏水的人生。生活让人焦虑的无法透过气,但是这些一定是我们生活的真相吗?就像我们在教育孩子当中,那些让我们烦心的问题是不是真的问题呢?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比较老,你可能听过。一栋楼的电梯太慢,房客恼火。受雇解决的技术人员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电梯并不比一般的电梯要慢,如果更换成本会很高。一天这栋楼的主管看见人们在焦急地等待一部电梯,他意识到问题不是电梯太慢,而是大家在等电梯时太无聊,无事可做。于是在每一层楼的电梯口装了一面镜子。这样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消除了人们的抱怨。说这个故事不是说明故事情节有多么重要,而是这个故事说明问题比答案重要。当明确了真正的问题是房客无事可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从如何让电梯变快变成了如何改善等待体验。你看,表面上看,问题是电梯慢了,但实际上人们并不关心电梯,需要的是更好的感受。如果感受不好就会将心里的情绪投射出来,变成对电梯的不满。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了我在唯库平台上读心术课程后台的一个留言。说这是一个妈妈,带着儿子和女儿去面包店买东西。女儿挑了一个蛋糕,儿子挑了一个面包。儿子看到面包价格比蛋糕价格便宜很多,就不依不饶,念念叨叨。妈妈一开始还是讲道理,让儿子也选择一个蛋糕,但是孩子又不选,又在哼哼唧唧。这就把妈妈给点炸啦,然后妈妈开始在面包店吼起了儿子。后来爸爸也参战,两个人在面包店扯着嗓门开始教育儿子。事后情绪平静以后,想起儿子当时委屈的表情,这位妈妈又非常后悔。从小我就是学霸,我知道问题比答案重要。表面上这场风波是蛋糕和面包选择的问题,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如果不懂得孩子的认知方式,看不到孩子是在用什么糖纸看世界,我们就只会用自己的糖纸去看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解题,当然就会解错题。比如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比较小气不爱分享,不懂得理解别人很着急。每一回我在听到家长反映孩子问题的时候,我首先都不会出问题指向的对象去思考,也就是说,我不会去推测妈妈口中的孩子。而我首先会考虑到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就是提出疑问的妈妈她自身有什么特点?无疑作为成人,我们对事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看法,包括道德观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稳定的认识结构的,也就是我们所带着的眼镜。带着这样的眼镜去看孩子,当然会有对错的判断。有错就想纠正,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也有着自身的规律,他们也有自己的认知发展过程的规律。比如八岁的孩子才开始逐渐脱自我中心化,就是开始理解他人的角度。而在此之前,4到7岁的孩子都会具有自我中心现象,这就是说,他们只能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他们是看不到别人的立场的。这个时候要求孩子理解别人,是超出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要求的。
说了这么多的故事和道理,大家也心里揣着很多焦心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教育型的父母都掉进了下面四个坑。
第一个就是都没有意识到,引发我们焦虑的孩子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看了一部叫做问题导向的眼镜,也就是我们的认知结构当中习惯于去聚焦孩子的问题。这就好像孕妇效应,我们聚焦于发现孩子的问题,自然我们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大多数往往不过是教育过程当中正常的阶段性现象。但是,被我们放大并强化了。所以我们把这个坑可以叫做戴着蓝色眼镜的坑。
第二个就是用自己眼镜里看到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眼睛当中的世界,没有换位思考,所以鸡同鸭讲。这个坑我们可以叫做忘记自己带着跟孩子不同的眼镜,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所有人都应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世界,对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知之甚少,所以常常解错题。
第三个,就是以自己的认知框架作为对错标准,所以会产生很多对对错的执念,觉了错了就会着急上火,引发焦虑,同时批评与制止的行为马上会跟进。但是这些我们认为的错误真的是错误吗?
第四个就是我们自身对于不确定性会有负性情绪体验。时代变了,孩子也在变,过去父母的育儿经验,书上写的育儿观点,根本无法解决现在孩子花样百出的问题。我们内心越来越觉得hold不住这些熊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接触的新东西我们开始听不懂,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飞速的变化让我们产生了不安全感。当我们对自己未来焦虑的时候,我们也容易把自己内心的恐慌压力和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正是因为我们长期的问题导向的认知特点,让我们在教育当中动作过多,我们一旦发现问题就急忙出手,希望立刻消灭问题,把我们带出焦虑。但是我们的孩子成长也就是在我焦虑父母化的一个小框框里,再也长不出更多可能的样子。我非常同意德鲁克先生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得太多。为什么我们做了那么多短期看有效的教育动作,但是我们并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性自主性的优秀人才?今年1月份,我在带领成年人重塑自身职业竞争力的航行当中,我让他们书写过去的做过最创新的事情是什么?很多人两眼一抹黑,完全想不到自己做过什么创新的事情。而在我的读心术后台留言里,能够看到更多成年人的问题。包括已经30多岁了,人格上却没有独立,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今天我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爆炸醒的信息与世界会更加强化我们的问题导向视角,引发我们的焦虑情绪。但是我很少关心,除了上一个好大学,已经拥有几个特长以外的培养孩子的目标,我们更不关心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也不关心应对未来需要我们的教育观和方法论发生怎样深层次的改变。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孩子很累,因为你始终聚焦的是一个单点,就是我们的孩子天赋特长是什么?我的孩子行为表现是什么?我的孩子他有些什么样的毛病?你的焦点始终都掉在点上。当然你也看过了很多书,研究了到底教育的尺度是要款还是要紧,那你也顶多是看到了一条线,也就是比跟孩子之间的双边关系要如何更好地亲近。但是你如果能够去营造面和体,在面和体这样的教育结构当中促进孩子成长,这样的家长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少的。
未来几天里我将进一步带领大家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打开教育的新脑洞。希望今天你能在收听我的课程后,在训练营的第一天里,开启欢快的吐槽日。不过这一回不是吐槽让我们操碎心的孩子,还有那个拖后腿的猪队友,而是吐槽自己,从吐槽自己的那一刻开始,因为只有我们开始直面自身的成长,你会发现一切从今天开始发生变化,有所不同。感谢收听今天获得晨星课程,我们明天的课程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