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佃玺同话《大同“二猴圪垯”》

 渺目僧 2018-03-31

佃玺童话《大同“二猴圪垯”》

平城桥在大同古城东北面,桥东有一个夯土台子,叫二猴圪垯。

夯土台下有一块石碑,刻有“北魏建筑遗址”的字样,落款为“大同市人民政府”。有人说这里落过凤凰,所以大同才叫了凤凰城。”“二猴圪垯”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

佃玺同话《大同“二猴圪垯”》

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曾在这里采集过北魏时代的陶佛像残件、水波纹灰陶片、覆盆形柱础等文物。“二猴圪垯”的真实面目,原来是一座北魏平城时期的寺庙遗址。“二猴圪垯”是《水经注》中所说的“钳耳庆时祗洹舍”,就是钳耳侯寺,后称为耳侯寺。此庙倒塌后只剩下一座夯土台,耳侯寺人们便叫为耳侯圪垯,因为大同人叫土堆泛称圪垯(或圪蛋)。后又讹为二猴圪垯。

佃玺同话《大同“二猴圪垯”》

钳耳侯是一个设计家,他和蒋少游共同为当时的平城设计了许多建筑,如白台,九级浮图等,皇上为赏赐他,特赐他一个名字,叫王遇。

他的寺庙后院树满了桃树,秋天结满了火红的桃儿,不知什么时候从采凉山来了一群猴子,在这里安了家。他看到这种情况十分诧异,于是请阴阳家算了一命,原来他的前世是猴儿,正应了他的命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