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宗南弃守信阳,日军趁机南下,为何过了半个月才完成包围圈?

 wenxuefeng360 2018-04-01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9月16日商城失守后,第16师团即有南下之势;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顾虑到大别山核心根据地的安全,令田镇南第42军、冯治安第77军等部在商城以西以南山地占领阵地,在沙窝、新店一线遏止日军南下。27日起,第16师团会同第13师团先后沿商城、麻城间公路南下。孙连仲第2集团军在打船店等线节节抵抗,宋希濂部第71军原应调至后方整补,但因前线兵力单薄,战况紧急,只得裹创再战,在小界岭等处层层设防。孙、宋两部密切协同,利用山岳险要地形,长期顶住了日军频繁的进攻,使其两个师团兵力局促于崇山峻岭间动弹不得。日军在200多公里的行程中受阻月余之久,伤亡惨重,日方自己承认已陷入苦战,死伤达4500人。中国守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

发动总攻的谷口部队

10月10日,第71军3个师仅余4个团,而第30军除工兵、通讯兵外,战斗员不及3000,其中第30师只剩下160多人。13日,徐源泉部奉命接替第30军的防线,但仍难支撑下去。战至20日,阵地已处处空虚,时时有被日军突破之虞。22日和24日,第13、第16师团先后突破田镇南、宋希濂、徐源泉等军阵地,通过小界岭,进入湖北省境,25日、26日,分别占领了宋埠、麻城等地。而此时,武汉已经失陷了。第13、第16师团的动作显得非常迟缓。正如宋希濂日后所言,防守沙窝、小界岭一带是“保卫武汉整个战局的关键,因为日军如突破小界岭防线,越过整个山脉,便可沿着公路西进,占领花园,直逼武汉”,(《武汉会战》,第248页,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从而影响整个战局。)

武汉失陷

北路方面日军,第10师团由潢川、光川一线西犯罗山,9月17日与胡宗南第1军在潢、罗之间的竹竿铺交战,遇到守军坚决抵抗,伤亡较大。20日,第10师团主力冲过竹竿铺,乘势攻占罗山,一部更深入罗山、信阳间的五里店,受到配备有重炮、坦克等重型武器的胡宗南第17军团的强有力反击,胡部从西、北、南三面猛攻日军数日,致使日军死伤数千人,退回罗山待援。10月2日,第3师团主力推进至罗山,协助第10师团攻击信阳,并企图歼灭胡宗南部。11日,迂回到信阳南的第10师团主力遭到胡宗南部和孙连仲部的夹击,死伤2000余人。第10师团由于沿途受到重创,每个中队已不及30人。12日晚,胡宗南未经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批准,擅自放弃信阳,平汉线被切断。

信阳为平汉路重镇,北部为河南大平原,南方则是丘陵起伏的地带,距其南方42公里处有著名的三关险要,武胜关居中,东侧的九里关和西侧的平靖关与它互为犄角。桐柏山绵延于关隘之西,大别山横亘于三关以东,只有平汉铁路两侧为平坦通道。日第2军为乘势消灭第5战区主力,令第3师团一部确保信阳附近,而第10师团等主力昼夜兼行,向武汉西北方的应山、安陆、花园等地突进,企图与第6、第13、第16师团合围平汉路以东的第5战区部队。24日占领了应山,26日又占领了安陆。

日寇石井部队侵略九店后向信阳城区进攻。

平汉线方面的中国防线因胡宗南全军擅自放弃信阳,并退往信阳西北,造成正面空虚,全线为之震动。因为日军如迅速从应山、安陆南下,则所有在东北一线作战的第5战区部队均将处于日军包围圈中。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当即命令各部队迅速向汉水以西地区撤退。罗卓英的武汉卫戍部队与刘汝明的第68军等部则在三关一线与日军反复争夺,依据有利地形,迟滞日军南下,掩护平汉路东部队撤退。直至10月28日,日军才完全控制了平靖关和武胜关,完成了包围圈,给尚残留在路东的第5战区部队西撤造成混乱和损失。但日军因兵力不足,网眼过大,路东的中国军队仍能分散退往平汉路西的桐柏山和大洪山等地。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卷,全民族奋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沦陷(1937年7月—1938年10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编辑:林小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