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婺源:做好“慢游”文章进阶乡旅标杆

 GXF360 2018-04-01

婺源,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天人合一的村落选址与布局,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符号,极富魅力的深厚文化底蕴,婺源民俗、民间艺术、土特产、特色乡村美食,依靠科学的产业规划、多层面布局定位、前瞻的产业模式适配进阶为乡村度假新标杆,作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最早实践者,其乡旅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强力的示范带动效应。

环境整治作基础

婺源始终将农村清洁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以“水源清洁、田园清洁、道路清洁、溪河清洁、景区清洁、家园清洁”为主要内容的“六清”行动,积极创建具有婺源特色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打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宜居家园。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总体目标和实施方案,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乡镇。乡、镇、街道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领导力量、工作措施和资金投入“三到位”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婺源县财政按农村人口每人10元标准直补到村,专项用于清洁工程建设,并拿出200万元对年底考评前2/3的乡镇予以奖励。

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风美的基础。婺源探索实施“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工程,逐年减少森林采伐指标,力争五年内实现“零采伐”。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禁止山塘水库化肥养鱼,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6年,投入4000万元,完成42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实现农村敏感地区全覆盖。此外,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收运系统建设,两年内实现乡镇全覆盖。

徽派建筑打底色

徽派建筑是婺源的传统与特色,更是婺源“中国最美乡村”荣誉称号的重要元素。该县大力推进非徽派建筑改造工程,通过改色调、改符号、改风格,做到保徽、建徽、改徽相结合,切实将婺源打造为徽派建筑的大观园。该县财政拿出1300万元,各乡镇统筹近700万元,专门用于徽改工作,农户每改一幢房屋奖补6000元,对按期按量完成的,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兑付到乡镇,乡镇再奖补到户。由于资金和奖补政策到位,农民改房积极性很高,仅半年时间,全县就完成“非改徽”2051幢。

为进一步做强旅游服务,婺源近年来共投资7.2亿元建设城市外环线一级公路,投资1.5亿元建设段莘至浙源、清华至沱川旅游公路,打通了东北旅游环线。2017年共将打造最美乡村建设村点426个,其中高品质示范村点26个,一般村点400个,总投入约10亿元。

2017年,婺源举行百亿重大招商项目,其中旅游项目占据70%的份额。一年来,主动跟踪对接首旅集团、江旅集团、棕榈股份、华侨城、花间堂、陈向宏团队等客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旅集团签订《婺源中医药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婺女洲徽艺文旅特色小镇、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梦里老家二期、丛溪特色小镇等涉旅重点项目建设,变“季节游”为“四季游”。全力支持旅游项目建设,2017年新增旅游贷款2075万元;积极向省旅发委争取旅游项目资金136万元,重点倾斜旅游公厕、旅游停车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成公厕36座,为旅游项目建设注入动力。

“慢游”模式促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慢游”文章,婺源还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打造了千亩荷塘诗春、江南鱼村庆源、画家圣地篁村、天上人家查平坦、知青之家梅源等一批“零门票”旅游村。一个个徽派村落融入酒吧、茶吧、作坊、民艺、展示等旅游业态,成了无数游客踏春寻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一方面,紧紧围绕“四美”要求,婺源从4个方面30项指标衡量创建成效,拨出专款300万元作为特色村点创建奖励基金。2013年重点创建了18个景观村、36个特色村、54个田园村,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所有村庄达到“中国最美乡村”建设标准。同时深入开展“建最美乡村,做最美婺源人”活动,鼓励和引导全县人民继承和弘扬婺源优良传统。各乡镇或行政村纷纷通过开设道德讲堂、举办道德评议会等形式,面向广大村民、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深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全方位把“民风淳朴、乡风文明”打造成为婺源永久的品牌。

另一方面,婺源县对全县乡村旅游进行了提档升级。升级改造了原有的景区,高品位开发了一批新景区,全县4A级景区发展到12个,5A级景区1个,是全国 4A 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同时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制定了《婺源民宿标准》《民宿产业扶持暂行办法》,每年安排2000 万元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发展民宿产业,全县精品民宿发展到500余家,其中高端古宅度假民宿50余家。大力实施“旅游 +”战略,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体育、民宿、文化、养老、会展、电商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开发了养生、康体、观光、体验等休闲度假产品,举办了国际马拉松、登山、山地车、健身等多项节庆赛事,吸引游客从单个景区转向文化、生态、休闲等组合产品。创新旅游管理机制,整合19个涉旅单位职能,在全国率先组建旅游市场联合执法调度中心(简称“旅游 110”),着力破解旅游市场监管难题。自2016年3月份成立到年底,共受理旅游咨询和投诉1221起,解决率达100%。针对旅游高峰期交通拥堵长期困扰婺源的现象,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了6个停车场、7条道路建设,新增小车停车位4000余个,并实行旅游高峰期景区免费换乘,从根本上破解了旅游拥堵难题。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 160亿元,同比增长45%。旅游接待人次连续11年位居全省之首。

同时积极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由婺源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上饶市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成立婺源县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启动景区收购整合工作。婺源县创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50万元,打造思口金竹、漳村,秋口石门、外俞村,紫阳镇马家,蚺城街道上梅洲等高品质示范村,形成一批写生村、影视村、文创村等。

粉墙黛瓦、青山绿水,唐诗宋词呼之欲出……婺源一处处惟妙惟肖的文化墙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景观。目前,婺源县建设文化墙1000多处,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同时,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全覆盖,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16家、农家书屋172家;并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依托,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点193个,设备配置率为100%,推动了文明新风培育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