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边野餐》是一首超美的电影诗,将贵州凯里小镇推到了幕前

 zzm1008图书馆 2018-04-01

这部小众的电影,全中国看过的人可能都不足一百万,在国内只上映了十天,却获得了国际大奖。在这部电影身上的传奇太多太多,但是却有很多人看到它的定位却选择避开他——诗意电影。

和诗意电影划上等号的关键词就是:无聊、枯燥、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这部电影虽然还有诗意电影的影子,但他更加浪漫。

《路边野餐》是由毕赣执导的。该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贵州凯里的乡村医生,为了寻找侄子,来到陌生的小镇,在这个亦真亦幻的小镇中,他与逝去的爱人在一个神秘时空获得重逢的故事。片中有一个42分钟的长镜头,创造出的如梦如幻的视觉和心理印象,看第二遍会让人哭出来。

这部影片就是在导演毕赣的家乡贵州凯里镇拍摄的,是毕赣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凯里,和同学合伙开影像工作室,给人拍婚庆。拍摄相当简单:开了机器,跟着新郎或者新娘游走。拍完一场婚礼,制作一条三四分钟长的视频,配上一首歌,连同素材交给客户。

凯里对毕赣而言更是重要的空间。“小城镇非常有层次,它的地理空间应该被赋予故事,在影院里被人欣赏。这种地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人类活动才产生的,它比你在横店搭个景要漂亮得多,但是我们好像都不太感兴趣似的。”

在电影中的凯里,甚至可以直接当做是贵州的一大宣传片,将凯里这个地方拍摄很有人情味儿,有一种这个地方确实还活着的感觉。你若是在网上搜索关于凯里的图片,没有一张图片你看到之后就想去,但是《路边野餐》这部电影,就是凯里的宣传片,将这里的青山绿水和人面会得十分透彻。

《行歌坐月》的导演吴娜也是凯里人,比毕赣大两岁。吴娜回外婆家,看到一处景很好,下个月再来,已经拆掉了。“速度非常惊人,我自己也害怕。”毕赣说。拍《路边野餐》,虽然场景大都选在城市边缘或之外,他提前一年看好的不少场景,还是拆掉了。

越来越多的古老村落,改造的速度太快,都在为着新城镇而努力着,却忘记了自己本身的文化。这部电影中的所有拍摄场地都是实景,其中42分钟的长镜头,跟着导演一起沉浸在陈升的梦境当中。这个小镇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可能是因为这里是毕赣生活长大的地方,他对于这里的理解会比别人更加的深刻吧!

毕赣其实是一个浪漫天才,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部电影里将贵州话和诗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加上贵州美丽的山水,会让人有一种特别纯净的感觉。其中钟表作为一个线索,贯穿始终,为实现时钟倒流,毕赣在每一节火车厢上画上钟表,当两辆列车擦肩而过时,就是时间的倒流。

除了影片中和主题相辅相成的贵州凯里小镇风光之外,电影中的上都是导演自己写的:

没有了音乐就退化耳朵

没有了戒律就灭掉烛火

像回到 误解照相术的年代

你摄取我的灵魂

没有了剃刀就封锁语言

没有了心脏却活了九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