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和不如你的人交往

 我DeShuWu 2018-04-02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19.3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各自招收弟子,分别授课,儒门分成多派。《韩非子·显学》言: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虽是同一个老师,所学所理解的也必然有所不同,况且孔子还是因材施教。本章是子夏的弟子向子张请教如何与人交往。子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子夏是怎么教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说:可以的就交往,不可以的就拒绝。

子夏所言,即无友不如己者。论语日课008:孔子的告诫:不要与不如己者交友周公旦说得更直白:

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唯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

子张听了以后,就说自己听到的可不是这样。君子尊敬贤人,也接纳普通人。鼓励好人,也同情无能的人。如果我自己好,对别人有什么容不下的呢?如果我自己不好,别人就会拒绝跟我交往,又怎么拒绝别人呢?《朱子语类》:

泛交而不择,取祸之道。故子张之言泛交,亦未尝不择。盖初无拒人之心,但其间自有亲疏厚薄尔。

泛爱众而亲仁。两个人似乎是矛盾的,在此不要忘了孔子的教学特点:因材施教。蔡邕《正义论》言: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闻乎夫子。商也宽,故告之以拒人;师也褊,故训之以容众。各从其行而矫之。

读书最忌断章取义,读《论语》尤其如此。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而各取所需,学习之。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温故知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