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彦子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02

 帽子的产生最初是因为防暑御寒的需要,如《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衣毛冒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冕冒。这也就是现在的“帽”。人们把树叶顶在头上以避免日晒雨淋,或将皮毛包在头上以防风驱寒,就是最早的帽子。现在各种取自自然界的帽子仍在边远地区流传着。如鄂伦春猎人戴狍头帽,是用整个的狍子头皮做成的,这带着头盖骨和角,打猎时能起到伪装作用。后来圣人看到鸟兽都有冠和角,而人没有,于是就发明了冠饰。

我们经常可以可以从古装影视剧中看到,古代男子与妇女一样,也梳发髻,头上总是戴着各式冠或帻,显得潇洒飘逸。这种装束由于清代剃发制度而消失了,只留给我们对远古的想象。

冠,是一种只戴于头顶,固定发髻的罩子,有玉制的、木制的和金属制的。冠的形制为一个冠圈上覆以冠梁,罩

在头顶的发髻上,用笄(簪)措插过头发与冠冕,把它们固定在一起。为了防止冠冕掉下去,在冠圈两旁有丝绳,叫缨,可以在下巴下面打结。起初,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美观,样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如,皇帝戴冕冠,诸王戴远游冠,近臣戴高山冠,文儒戴进贤冠,武将戴武冠,执法者戴冠,等等。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古时候,戴冠是上层男子的特权;下层男子是不能戴的,只能戴巾或帻。帻是一块小头巾,作用是盖住发髻,可以一直盖到前额。帻可以和冠一起戴,也可以单独戴。

巾最初为平民所戴的一种头帕,根据材料和佩戴方式的不同又称绡头、络头、帕头、陌头等各种名称;后来变为一种经过制作的帽子,并且打破了土庶的界线,即使款式相同,但从质料上也可分出高下。如:“汉未王公…以谦巾为雅…虽为将帅,皆着缣巾”。谦巾是由细绢制成,王公贵族多采用。“巾以葛为之…居土野人,皆服巾焉”。葛巾则是由蔓草基纤维制布而成,为平民百姓所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戴巾风气十分流行,成为肘尚的标志。如诸葛亮的“羽扇纶巾”是三国时名土的装束,显出一种从容儒雅的风度。

唐代的幞头也是巾的一种,原为庶民所戴,后来入上层社会并创造了多种形式,如文官戴展脚幞头,武官戴交脚幞头。因为幞头经常是用青黑色的纱做成,所以也叫“乌纱帽”。隋唐的幞头一般都用黑色纱罗制成。而宋代的幞头刘了不限于黑色,在隆重场合也可戴颜色鲜艳的幞头,有的还在幞头上插以金银、罗绢等制成的花朵;现在我们在戏剧服装中还可以见到这种装束。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明代巾帽式样繁多,士大夫所戴的有汉巾、晋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多种,甚至还有用马尾织成的巾。不过,明代民间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网巾、四方平定巾和六合一统帽。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为了不使发髻散垂,明代男子特制网巾包裹发髻。网巾通常是以黑色的丝绳、马尾或棕丝编织而成,也有用绢布做成的。平常家居可以露在外面,外出时却必顺戴上帽子,否则会被认为失礼。网巾的造型如同渔网,网口用布帛作边,俗谓“边子”。边子旁缀有金属制成的小圈,圈内穿有绳带,绳带收紧,即即可笼住头发。在网巾的上口,也开有圆孔,并缀以绳带,使用时将发髻穿过圆孔,用绳带系紧,名为“一统山河”。明未天启年间,形制变为“懒收网”,就是只束下口而省去上口绳带。

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可以折叠,呈倒梯形造型,展开时四角皆方,也称“方巾”,或称“四角方巾”。四方平定巾初兴时,高矮大小适中,其后总在变化,到明未则变得十分高大,故民间常用“头顶一个书櫥”来形容。

六合统一帽,也称“六合巾”、“小帽”、“圆帽”,是以罗缎,马尾或人发做的,裁为六瓣,缝合一体,下缀一道帽檐,以“六合一统”为名,取意安定和睦,天下归一。因为在政治上有一定象征意义,故也是由政府规定令全国通行的帽式,通常多用于市民百姓,而官吏家居时也常戴。

清代的瓜皮帽是沿袭明代的六合一统帽而来,又名“小帽”、“便帽”、“秋帽”。瓜棱形圆顶,下有帽檐,红绒结顶,有的内衬帽胎。帽胎有软硬两种,硬胎用马尾、藤竹丝编成。帽檐用锦,顶后垂有红缦。清中期还在帽上用捻金线施绣,加缀珠玉。瓜皮帽的款式也有微小变化,帽顶尖的叫做“盔衬”,毛皮做帽檐的叫做“困秋”,中浅而缺的叫做“兔窝”,胎软而能折叠的名“军机六折”。到清末,帽顶结子收小如豆大,结色用蓝,帽檐作多层重叠,有的重叠至七八层之多。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历史上,女子有一种帽子也值得一提,就是冪篱。中国妇女“蔽面”的风俗由来已久,冪篱是为妇女出行时遮蔽脸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礼纪.内则》纪:“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汉代女子有头戴“面衣”(或称“面帽”)的习俗。隋唐时期,从西域传入冪篱,是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形的骨架,糊袜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黑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黑纱称为“帽裙”;冪篱的帽裙长可障身。后来,帽裙缩短至颈部,称为“帷帽”。帷帽四缘改为垂挂一圈网子,可以不妨碍视线。考究一些的还在网帘上加饰珠翠,就显得十分华丽了。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垂网的西式女帽,戴上使人平添一种高贵气质,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己经打扮得这么时髦了。
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一统六合帽,平定四方巾_冠帽巾帻(附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