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巷口▏凭借一碗豆腐花,60岁的阿婆成为无数铁一学子心目中的女神NO.503

 三叔收藏 2018-04-02


说到铁一中周围的美食,阿婆豆付花总是绕不过去的。这家在铁一中附近开了16年的小年,见证了无数铁一学子的成长。大约几年前,铁一中的部分教室还没有空调,冷饮就是学生们在盛夏享受清凉的方式之一,而阿婆豆付花也因为味道好受到同学们的喜爱。


(这是一碗骑了三十分钟电瓶车才吃到的豆腐花)



故意写错的招牌,是“付”不是“腐”

红底黄字的招牌上赫然写着“阿婆豆付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阿婆订做招牌的时候花了眼,实际上却是故意为之。“因为腐跟腐烂的腐是一个字,我觉得意思不好,就用了这个付,一直沿用到今天”,一边说着招牌的来由,阿婆一边抄起勺子舀了两勺豆腐脑,再打开装糖水的桶盖,一勺冰渣一勺糖水,一碗满满的豆腐花就打好了。



看阿婆动作如此灵活,一打听才知道她今年已经60岁了。虽然已经步入耳顺之年,店里买的豆腐花、芝麻糊等食物,都是阿婆亲手做的。豆腐是自己做的,糖水也是自己熬的,芝麻糊更是自己看着磨出来的,每天早上五点,阿婆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了,然后就是一天的忙碌,十平米的店铺里,阿婆忙得团团转。




四易店址如今终于稳定

在铁一中摆摊之前,汽车东站是阿婆豆付花的发源地。1988年,那时的李阿婆才三十岁,凭着跟姐姐学来的手艺支起了这个小摊。以前的豆腐花只卖五毛一碗,因为价格便宜成为很多人钟爱的消夏甜品。当时汽车东站面前一共有六家卖甜品的铺子,阿婆排第二家,小摊摆了六张桌子,一拨人刚吃好就又来一拨人,最厉害的时候一天能卖上一千碗。“那时候,一中的,铁一中的,还有人从三桥那边赶过来,就为了吃我家的豆腐花。”阿婆豆付花的招牌也就是那时候打响的,因为位于第一摊的甜品店搬走了,很多人找不到阿婆的摊位,于是阿婆就写了这个招牌便于顾客辨认。



后来城区进行改造,道路扩建,2002年阿婆的摊位搬到了铁一中对面的防空洞,铁一学子对阿婆的回忆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防空洞拆掉后,阿婆的小推车就推到铁一中旁边的超市面前。放学的铃声一响,学生们纷纷涌出校门吃,吃完午饭后还不忘跟阿婆买上一碗豆腐花。在没有空调的教室里,这样一碗带着冰渣的豆腐花伴随同学们度过午后的暑热。



由于阿婆年龄也逐渐上来了,推小推车实在辛苦,就在铁一中对面找了这家门面了。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固定的店面,阿婆却透露出过几天又要换地方了。新的门面并不远,就在旁边。新的店面能摆放更多的桌椅,容纳更多的食客。



讲究的豆腐花是这样做成的

别看阿婆打一碗豆腐花只要几秒钟的功夫,这背后的准备工作就花了数十小时。


每天五点,阿婆就会起来磨豆浆。经过了一晚上的泡发,出浆率大大提高,磨出来的豆浆更是口感顺滑。然后再用纱布过滤掉豆渣,让豆浆更加细腻。滤好的豆浆用小火慢慢熬煮,煮的过程中还要用勺子不断画圈搅拌,防止粘锅。等到豆浆沸腾后就可以关火了,待豆浆稍微放凉,将胆水倒入并且快速搅拌,豆浆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凝固,此时盖上盖子,让它安静地完成这场魔法。这时阿婆开始糖水的准备,红糖加水小火慢煮。阿婆说了,红糖煮出来的糖水最香,别的糖都不能替代。在胆水和时间的共同作用下,豆花做好了,只待开卖的时候将表面的浮膜撇掉。



祖孙三代都吃过她的豆腐花

除了学校的学生,附近的居民也是阿婆豆付花的常客,更有人家祖孙三代都吃过阿婆做的食物。正说着,店里来了不少老人家,麻溜装好豆腐花后,阿婆还会给老人送到桌上。如今,店铺更多的是阿婆的儿子在照看,阿婆偶尔会来门面帮儿子照看一下。铁一中对面的小吃街的商户这么多年来换了好几批,阿婆豆付花和奶佬螺蛳粉一直开到今天,它们也是几代铁一学子心中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