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藏头诗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甚至产生了藏头诗生成器这样的软件。其实,这种诗体古已有之。 藏头诗,又叫“藏头格”,是杂体诗中的一种。它有三种形式,最常见的是把所要说的事情分别藏在诗句之首,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 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在古典戏曲、小说中比较常见。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水浒传》中的一首藏头诗。小说中写道,梁山好汉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悄悄来到卢俊义庄上,利用卢俊义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并让他写在自家的墙壁上: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诗句里暗藏了“卢俊义反”四个字,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古代的文人,有时也会作一些藏头诗,游戏笔墨。大文豪苏东坡就写过一首藏头词。 苏轼从黄州调任汝州的时候,半路经过润州,润州太守设宴招待他。在酒宴上,有两个叫郑容和高莹的官妓陪侍。她们能歌善舞,苏轼对二人的印象非常不错。郑容、高莹早已厌倦了作歌妓的风尘生活,想要脱籍从良。但那时有规定,官妓想要从良,必须得到本郡府长官的批准。她们就趁着这个机会请苏轼帮她们向太守说情,苏轼也点头答应了。 但直到宴席结束,苏轼都没有向太守提起这事。两个姑娘心急万分,她们想名满天下的苏东坡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在临别的时候,她们还不死心,就跑到苏轼的船上再次恳求。苏轼哈哈大笑,拿出一首词来交给她们,说:“我早就准备好了,你们拿着这首词去见太守,太守看了,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她们将信将疑,把那首词拿给太守,太守看了,也是呵呵一笑,答应了二人落籍从良的请求。原来,这首《减字木兰花》是一首藏头词: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老,莹骨冰肌那堪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首词粗一看,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它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合起来正好是两句话:郑容落籍,高莹从良。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