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式与势的区别 很多练武者,没有真正分清“式”和“势”的区别。一般来说,太极拳的式有很多,按动作数量分六式太极拳,八式,十三式,二十四式,……一百零八式等等。按动作特点,又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刘式、常式、……等等。而太极拳的势,则只有十三势。比如“野马分鬃”是式,“靠”是势。 那么,式是什么呢?式是姿势,架子,招法。而势是什么呢?势是动作发展方向,是潜在的能量,是劲路。 我们练武,就是练势不(强调)练式。所以当有人问我陈式杨式哪家好时,我的回答是看你练什么,怎么练了。式无所谓,势练得如何。 二、式与势的关系 简单的比喻:式犹如酒杯,而势则是杯中的酒。从周易理论来说,招式是外相,势是性。式子,承载着拳势,而拳势决定了招式的变化方向。有式无势的拳架,我们叫死架,又叫枯木架。试比较下面两张图片(图片均来自网络)。 看宗师们的照片,可以感觉到他们右臂的运动方向。 洪先生的肩已经出来,但肘的部位还在阴(向外)的位置。如果你在他的右侧,则会遭到他的肘击。 而吴先生的肘已经出来,接着手又要出来向右撇。你要是抓他右肩,则他会直接击打你的头部。 这就是太极拳的掤(内气膨胀)劲。有人称之为弓劲。 而这两位拳师的姿势,没有任何势而言,感觉就是摆个造型而已。我们称为有式无势的枯木架。身体没有一点掤劲。 再看看真假兵马俑。左边是出土的“立射俑” ,右边是现代仿制的商品。 忍不住再发一遍…… 右手把对方的力收进身体,左手的力通过身体力达指尖。 势不可侵! 三、势从哪来,如何练? 请关注下篇文章:太极拳与周易之两仪、四相和先天八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