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三大行书,二,三名为真迹,兰亭集序不是原作,为什么排在首位?

 huangwalter899 2018-04-03

谢谢你提出问题。你是觉得《兰亭序》比不上《祭侄稿》和《寒食帖》还是觉得只有真迹才有资格论第一?

我是千千千里马。这堂课还真得我们复习一下历史。

你知道为什么唐代以后,汉字只有楷书、行书、草书这三种书法吗?

也许你会说,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所以,大家都写王羲之那样说书法了呗。

其实,唐太宗权威再大,也不可能一声号令,全国人民马上就都是王羲之那种书法了。

而是,中国的书法,发展到唐代,基本上已经在朝着只有楷书、行书和草书的方向集中发展了。在这个大背景下面,王羲之的书法也就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就像秦代已经有了隶书,汉代也就以隶书为大众书写形式了,而不是小篆的那种书法了。这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谁也挡不住的。

唐太宗,只是做了顺应历史发展推手,这也是“顺水推舟”了。

所以,唐代人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体系的热情也非常高。

由于唐太宗的提倡,王羲之的书法在社会上非常流行。

尤其行书是最流行的书法。而王羲之的《兰亭序》,由于是王羲之书法中的传奇作品,又是唐太宗非常推崇的一件书法艺术作品,所以在社会上也有一种特殊的神秘地位。

甚至,关于《兰亭序》是怎么写出来的,也有种种传闻。

比如说,王羲之是在一种半醉的状态下写成《兰亭序》草稿的。

后来,王羲之清醒了,想写一个更好的稿本,但是,写出来的书法,都没有这个草稿自然有神韵。

还有的说,都是因为王羲之使用了一支叫做“鼠须笔”的毛笔,才写出来这么好的书法作品。

千千千里马对于以上说法,从来认为,没有一个说法是真实可靠的,听听一笑了之吧。

但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是王羲之创作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所以,《兰亭序》是行书书法艺术的母亲。女儿可以比妈妈漂亮,但是,妈妈永远是女儿心中的美神。这就是《兰亭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王羲之的《兰亭序》由于流传原因十分复杂,所以,墨迹没有流传下来,现在的墨迹,都是唐代书法家的临摹作品,但是,这些临摹也是按照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临摹的,其形其神都是王羲之的形神,我们基本认为,这些临摹与真迹没有什么区别。

打个不太恰当比喻。今天,一些启功的书法造假你都很难分辨,何况精心临摹的王羲之书法,那是非常神似的忠于真迹的临摹。

所以,按照历史来说,《兰亭序》是行书的伟大祖母,是当之无愧是“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是第二,宋代苏轼的《寒食帖》是第三。

这些都是一种历史的判断。

不过,从美学来说,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心中的“天下第一行书”,甚至可以创造新的“天下第一行书”。这就不关王羲之,而是看你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