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牛老板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4-03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说起爆米花,立刻联想到电影院、情侣、孩子,当然大家吃的都是从电烤箱或微波炉里烤出的爆米花。至于传统爆米花则已经被我们淡忘,一根扁担、一团炉火、一台风箱、一口黝黑的爆米锅,一声声的吆喝……当传统的爆米花已渐成古董时,在开封街头又发现了它的踪影。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据说,爆米花发明于宋代,据范成大《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 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宋人把饮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可见爆米花的传统由来已久。爆米花的历史表明中国在宋代就发明了一种食物的加工方式——澎化食品。原来千百年前的中国爆米花,竟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风靡世界的膨化食品的鼻祖。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这种快要消失的爆米花手艺虽然有点不利于环保,但它留住了我们儿时的美好记忆,让我们再一次聆听曾给我们带来无比欢乐和期待的爆米花之声吧!“砰”!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加上玉米、或大米都行,有姑娘自带大米来加工的。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把米倒进罐子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如果是爆玉米,就现在加糖,如果是爆大米,就出锅后放糖浆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盖上盖子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用力拧紧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然后把锅放到火上,摇啊摇,均匀加热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老板很开心,边摇边跟我们聊天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几分钟之后,把锅从火上拿下,把袋子对准锅口,到了打开盖子的时候了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烟雾缭绕在米花老板身边,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烟雾弥漫的跟本看不见人影,此时的玉米、大米已经变成爆米花,还要继续加工。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现在开始熬制糖浆,不用油,只用水!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老板特别爱笑,现在我该问问他,你幸福吗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经过不断加热和搅拌,糖浆也熬的直冒烟冒泡,马上就能用了。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把滚烫的糖浆放进刚刚爆开的大米花里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用两个大木棒迅速的搅拌,让糖浆包裹住所有米粒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把搅好的大米倒在一个长方形的木盒里,用铲子压平压实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这一切必须做的非常迅速,不然等糖凉下来米粒就不好控制了。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接下来就用木头比着,把米糕切分成合适的大小,接着装袋,成品就是旁边一个个的小袋子。我们买了一袋,久违的味道,虽然,冒着可能铅中毒的危险,不过偶尔为之也不过份。(铁罐内的含铅合金在加热时会变成铅蒸气进入爆米花中,损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尤其是儿童对铅的解毒功能弱,常吃爆米花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这个收音机,一直陪伴着爆米花老板,一会是评书,一会是相声。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开封街头,修鞋的老爷爷和他的老朋友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开封街头,山楂糕老爷爷,骑着车不紧不慢的溜达,时不时的还吆喝一声~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山楂糕味正~


[转载]【爆米花】膨化食品的鼻祖
▲上桥了,老人有些吃力,甩开相机,立马上去帮忙~

TIPS:开封古称东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称),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北宋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最繁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当年的繁华已尽收地下,城里的一切“古建筑”全是在原址上仿古的,天波杨府、龙亭、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除了名字是老的,其他全是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