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黄金时代(前184-647年)

 太阳当空照917 2018-04-03
孔雀王朝的瓦解致使印度分裂成数个不同的王国,新的王朝不 断壮大,控制着次大陆的各个地区。这个多事之秋持续了近500 年,一直到印度的第二个伟大的王朝——笈多王朝的崛起。尽管缺 乏政治统一,这个时期却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而是一个贸易增 长、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时期。
篡夺了孔雀王朝王位的差友在印度中部建立了一"r·新王国,这个王国持续了 112年。与阿育王不同,他是印度教虔诚的拥护者。 据说他摧毁了若干寺院,杀死了许多和尚。然而,后期的证据表明 他以后的君主们与他态度不同,因为巽伽时期几乎所有最好的遗迹 都是佛教的。其中最壮观的遗迹之一就是矗立在中央邦(MadhyaPradesh)巴尔胡特(Bharhut)的佛塔。这个巨大的、精心建造的 寺庙被劫掠一空,全部遗迹不过是博物馆里陈列的雕刻考究的碎 片。波耶(Bhaja,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佛教寺庙里巨大的雕塑也 要追溯到这个年代。整个石头表面都被削掉以形成一个一直延伸到 山坡上的纪念长廊,即塔庙(caitya)。这个最初用木材建造的纪念 碑有一个长长的拱顶,拱顶精雕细刻,两边各有一排柱子支撑着。 在波耶,所有早期木结构建筑的特点都被辛苦地搬到石头上,真是 了不起。

公元前72年,巽伽王朝被一个新的王朝——甘华王朝(Kanvas) 推翻。最后一位巽伽皇帝天福(DevabhQti),被他自己的宰相婆苏 提婆·甘华(VasudevaKanva)杀死了,非常富有戏剧性。然而, 甘华建立的王朝比巽伽王朝存在时间还要短,到公元前30年,甘 华王朝也灭亡了。
东部的羯陵伽是阿育王最后征服的地方,也是最早摆脱孔雀王朝控制的国家之一。其国王怯卢毗罗(Kharavela)在公元前183 年登基,几乎与差友同时。在怯卢舭罗治下,羯陵伽达到了权力的 鼎盛时期。羯陵伽在北印度发动了三次侵略,使得摩揭陀王国俯首 称臣,并洗劫了显赫一时的波吒厘子城。
与此同时,南部一个新的王国取代了孔雀王朝的地位。在阿育 王死后不久,一个迄今不引人注意的民族沙都婆诃那(Satavahanas) 在德干髙原切割出一块独立的领土。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之 间,沙都婆诃那人(或者叫安陀罗人,Andhras)扩展到印度西部 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公元2世纪,安陀罗王国已经达到了权力的 顶峰并统治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德干高原——1965年建立安得拉 邦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统治。
安陀罗人通过控制南部富有的贸易通道和海港有了积蓄,都挥 霍在建筑上了,他们给后人留下一些印度最为著名的遗迹。公元前 1世纪末,他们彻底重建了山奇的阿育王的佛塔,使之成为次大陆 上最宏伟的佛教寺庙之一。幸运的是,山奇保存完好,时至今日仍 然是个壮丽的景观。装饰门廊和栏杆的是辉煌的花、动物和人的雕 刻,至今看上去仍如同他们雕刻时那样新鲜生动。安陀罗人也在南 部德干髙原的黑天河(Krishna)和与牛河(Godavari)之间建造了大 量寺庙。最大最辉煌的要数阿摩罗婆提(Amamvati)的大佛塔了, 据说这个佛塔直径达162英尺,有最精致的雕刻和装饰。不幸的是, 这些佛塔在19世纪都毁坏了,留下来的不过是一片废墟。然而,许 多浮雕和圆雕幸存下来,成了印度雕刻的精华。今天这些作品中的一 部分可以在大英博物馆和马德拉斯政府博物馆里看到。
我们再次把目光从这里移向西北。印度西北再次经历了一系列 外敌人侵。在阿育王统治末期,希腊殖民地大夏(Bactria,现在的 阿富汗)摆脱了塞琉古的统治,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王国。公元前 190年,大夏的希腊国王得墨忒里俄斯(Demetrius)越过大雪山入 侵印度西北部。这次人侵建立了一个新的印度-希腊王国,这个王 国占据着犍陀罗地区和整个旁遮普。这个新的国家成为了东西方的 桥梁,使得希腊和印度的思想得以融合,这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最不朽的遗产就是犍陀罗艺术。对希腊价值观的吸收使 得以自然主义和生动性闻名的一种古典的佛教艺术形式发展起来。
贵霜时期
希腊人对印度西北部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世纪中期。在中 国,汉朝统一后,中国人开始开拓西方边境。这使得居住在这些地区 的游牧民族进一步西迁,因而引发了人侵印度和西欧的浪潮。第一批 人侵中亚者是叔提雅人(Scythians),或者叫萨伽人(Shakas)®。他 们涌人大夏,又从大夏一路到印度,彻底摧毁了西北部的希腊政 权。而萨伽人却被另一个更强大的部落月氏(Yiieh-Chih)从这个 地区驱逐到更加靠南的古吉拉特地区。月氏在犍陀罗地区安居下 来,建立了强大的贵霜王国。
公元1世纪,坐落在连接印度、中国和西方贸易通路中心地带 的贵霜王国财富稳步增加,影响不断扩大。在第三代国王迦腻色伽 (Kanishka,78〜114年在位)的统治下,贵霜王国达到了权力的 鼎盛时期。迦腻色伽也是贵霜统治者中最伟大、最出名的。在他当 政时期,贵霜王国的边境从犍陀罗和迦湿弥罗(克什米尔的古称) 一直扩展到东部的波罗奈城和南部的山奇。相传迦腻色伽和阿育王 一样,皈依佛教并成了伟大的皈依者和信仰的守护神。据说他组织 了第四次结集,同时建造了大量宏伟的佛教寺庙。
迦腻色伽对艺术和文学兴趣强烈,他的王宫吸引了亚洲各地的艺 术家、诗人和音乐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梵语诗人马鸣(Ashvaghosha), 他的《佛所行赞》(BWd/mcaWza)是最早的经典梵语诗歌之一。 在迦腻色伽的支持下,犍陀罗艺术发展到了顶峰,其佛教雕刻是东 西方文化融合的极品。受西方希腊和罗马模式的启发,犍陀罗的石雕艺术家把沉着和平静融入生动的现实主义,可说是风华绝代。贵 霜另外一个伟大的艺术中心——孔雀城(Mathura)坐落在闫牟那河 畔的德里以南35英里处。在这里,另一个丝毫不受希腊影响而完全 是印度本土特色的佛教艺术流派蓬勃发展起来。最近的考古挖掘出土 了大量这类雕塑,其中多数都是用当地的红砂岩雕刻而成的。

尽管迦腻色伽皈依佛教,尽管他对艺术大力支持,但迦腻色伽 一直热衷战争。他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统治者。用当时人的话来说就 是:“国王很贪娈、很残酷,很不理智:连年争战使得他的奴役大众 疲惫不堪。他不知道怎么才能满意。”他过分的野心和贪得无厌的战 争欲望最终连他的部下也受不了了,于是他们在帐篷里闷死了他。然 而,贵霜王国远远超过了他的寿命,在他死后仍持续了一百多年。


笈多崛起
公元4世纪初期,印度分崩离析,成为若干个小邦。在这个看似混乱的年代,旃陀罗笈多(Candmgupta)悄然崛起,他的目标 是恢复昔日孔雀王朝的荣耀。旃陀罗笈多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强大 的王朝之一,笈多王朝。
月护孔雀不过是一个冒险家,而笈多王朝的缔造者拥有继承来 的财富和地位。他出身于显赫富裕的地主家庭,累世居住在摩揭陀 附近。他与梨车族(Ucchavi Clan)的公主结了婚,而梨车族是当 地最古老、最强大的家族之一,这使他得到权力并且成为摩揭陀的 统治者。320年,他自己在孔雀王朝的旧都波吒厘子城登基,宣称 自己是“万王之王”(Maharajadhiraja)。铸着他的形象的硬币宣告 笈多王朝到来了。
笈多王朝是一个统治着整个北印度的新帝国。这个帝国持续了 近150年,并涌现出灿烂的科学、艺术、音乐和文学,被称为古印 度的“黄金时代”。
335年,旃陀罗笈多逝世,其子沙摩陀罗笈多(Samudmgupta, 335〜375年在位)继承大统。据说旃陀罗笈多对沙摩陀罗笈多所说 的最后的话是:“你很有出息,要统治整个世界。”受此雄心的鼓 舞,沙摩陀罗笈多梦想自己成为整个次大陆的主宰。为追求这个目 标,他在全印度发动无数战争,文献上记载他横扫了这片土地。他 将笈多王朝的权威扩展到整个北印度,权力从旁遮普一直到东部的 阿萨姆。他还进军德干髙原,虽然没有直接控制南方各个王国,但 使笈多王朝成为各国的宗主国。在印度西部,他进攻萨伽人的王 国,却没能取得胜利,后来旃陀罗笈多二世才征服了他们。尽管如 此,在沙摩陀罗笈多治下,波吒厘子城再次成为包括整个北印度的 伟大帝国的中心。
沙摩陀罗笈多不但有将才,而且有很好的学问修养。他还是音 乐家和诗人。他的碑铭里将他称为“诗人之王”(Kaviraja)。他统 治时期艺术开始复苏,波吒厘子城再次成为印度文化之都。
沙摩陀罗笈多的继承人是罗摩笈多(Ramagupta)。罗摩笈多 与父亲和祖父都不同,据说是个软弱的君主。传说他在一次战斗中 被萨伽人挫败,因而被迫签署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出写于6世纪的流行梵语戏剧《王后和旃陀罗笈多》上说,按照停战条款,沙摩陀罗被迫交出他的妻子恒娥 (Dhruvadevi)。他弟弟旃陀罗笈多对此极为愤怒,于是假扮成王 后,代替王后进人萨伽国王的宫殿,杀死萨伽国王,一夜成名,备 受拥戴。然而,他这么做却成了哥哥的死敌,他发现自己除了杀死 哥哥外别无选择。在暗杀了罗摩笈多之后,他娶了恒娥并登上了王 位。故事本身可能非常夸张,但其中很多细节都是真实的。就我们 所知,罗摩笈多确实当过国王,并且很快被他弟弟取代,弟弟的妻 子确实叫恒娥。
笈多二世
尽管旃陀罗笈多二世即位时闹得乌烟瘅气,他的能力却是不容 置疑的。他是笈多王朝最伟大的君主,他的统治(375〜415年) 标志着王朝权力和荣耀的顶峰。笈多帝国的边界最为广阔,旃陀罗 笈多自称“超日王” (IWtiM)。接过他父亲的工作,他对萨伽人展 开了一系列的战争。409年,萨伽王国最终被击败,整个印度西部 被笈多帝国吞并。此时旃陀罗笈多的国界已经扩展到阿拉伯海,控 制着富饶的连接着西方世界的贸易和商业通道。笈多将自己的女儿 嫁给了德干的统治者,这样他同时确保了与印度南方的友好关系。 此时笈多的影响力已从北方的迦湿弥罗延伸到德干,东起孟加拉, 西到阿拉伯海。
这个大帝国的繁荣和秩序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5〜411 年,在印度游历的中国和尚法显被该国的安宁深深打动,对统治之 温和以及重罪之稀少赞叹不已。据法显说,人们严格遵守法律,如 果你从国家的一端旅行到另一端,不会遇到任何轻微威胁。甚至连通关文牒都不需要®。旃陀罗笈多二世的统治也使得其父在位时已 经开始的知识和文化的复兴达到了巅峰。在超日王的支持下,艺术 和科学百花齐放。据说,宫廷里闪耀着9颗发光的“宝石”——9 位极富天资的艺术家和作家使得皇宫大放异彩。其中最杰出的要数 迦梨陀娑了,他被认为是印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 和剧作家。
笈多后人
旃陀罗笈多二世去世后,其子鸠摩罗笈多一世(Kumaragupta I)登基理政。鸠摩罗笈多一世在位达40年(415〜454年),王国 和平昌盛。其统治末期,从北方侵人一个新的可怕的民族-一一匈奴 (Hunas或Huns)。他们的出现对王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中亚 大草原涌人印度的匈奴人越过崇山峻岭,云集在印度平原。笈多帝 国军队历尽苦战,勉强把他们围困在海湾一隅,但仍遭遇激烈反 击。王子武士塞建陀笈多(Skandagupta)扭转了颓势。鸠摩罗笈 多一世死后,塞建陀笈多继承了王位。他大败匈奴并将他们逐出印 度。他的胜利卓著非常,使得次大陆在接下来近50年的时间免遭 受匈奴侵略。塞建陀笈多成功将同样残忍的游牧部落赶走,把他们 的城镇都变成了废墟-一要知道他们曾蹂躏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 区。这个成就很了不起,或许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成就。
塞建陀笈多(454〜467年在位)是笈多王朝最后一位伟大的 君主。他使笈多王朝得以中兴,到455年年底,国家再度享受和 平。然而,艰苦的战争耗尽了国力,使得国家大大削弱了。最明显 的标志就是他先辈铸造的种类繁多的金币已变得稀缺。不过,塞建 陀笈多临死时感到异常欣慰,因为他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强大的王 国,和他的先辈建立的国家比起来毫不逊色。
他死后,笈多王朝很快衰落。在5世纪末,匈奴卷土重来,再次侵人印度,且人数更多。可当时已经没有塞建陀笈多来领导团结 的印度了,有的只是因内部冲突和连年争战日渐削弱的一个衰败的 国家。再次的人侵粉碎了残余的笈多政权。到6世纪中叶,曾经至高 无上的笈多王朝完全消失了。匈奴获得了旁遮普和印度西部,并从公 元500年开始在此盘踞30年之久。在国王大族王(Mihimkula)的领 导下,他们侵占了恒河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并进军远至中央邦的瓜 壞尔(Gwalior)。530年,大族王被持誉(Ya&odharman)打败。 持誉曾是笈多帝国的诸侯,在北印度建立了一个大帝国。虽然持誉 成功结束了匈奴在印度的统治,但他自己的帝国并没有持续太久。 540年,随着他的去世,他的国家也消失了。
笈多王朝
笈多王朝在国家组织上刻意效仿孔雀王朝。和孔雀王朝的制度 相同,国王是政府的核心,而王子或家族近亲担任各大省(desha) 的总督,省下又分区(pradesha),每个部门都有一些官员作皇权 和地方政府的媒介。然而,笈多王朝国王的权力与孔雀王朝帝王相 差甚远,他们从来不能直接控制行政部门。孔雀王朝坚持了解并控 制大小官员的行为,而在笈多王朝,地方政府或多或少独立于中央 政府,并通常各自为政。两个朝代的城市格局也非常相似。表面 上,城市由一个委员会管理,这一点也让人想到孔雀王朝。但是实 际上,这个委员会的官员不是政府任命的,而是由地方商人和工匠 等地方社区的代表组成。税款仍由皇帝的官员征收,但其俸禄不再 是现金,而是受封的土地。这就意味着国王威信的降低,国王不再 对土地所有者有那么多的控制力。
国家的经济结构自从孔雀王朝以来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土地仍 然是经济支柱,对土地征的税仍然很高。国家仍要拿走各项收成的 很大部分。对牛和黄金也要征税,并且农民还要上交树木、肉类、 蜂蜜、水果和牧群等财产的六分之一。人们还需要每月进行一天的







强迫劳动以维修道路、水井和灌溉系统。国家继续拥有特别重要的 工业,例如矿山、铸币厂、纺织厂以及金银工厂,但已远不如以前 那么无所不包。证据还显示,尽管税项繁多,税收的水平远不如孔 雀王朝时高。
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
——法显
印度商业蓬勃发展,与中国、东南亚乃至西方贸易往来非常频 繁。城镇的繁华以及其间的大宗贸易都给法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象®。他们生产大量的丝绸、棉布、印花布、亚麻布、羊毛,因为 有非常大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需求。象牙制品卖价很高,石雕 和石刻的需求也很大。金属加工也是很大的产业,消耗了大量的 铜、铁、铅和金银。印度的出口商品与早期没有太大的差异,仍然 包括香料、胡椒粉、檀香、珍珠、奇石、香水和药用植物。进口的 商品就大大不同了,中国丝绸以及埃塞俄比亚的象牙等进口数目都 很大。马同样很紧俏,都来自阿拉伯半岛、伊朗和大夏。印度的船 只频繁地从阿拉伯海、印度洋和中国的海域运载这些商品。笈多当 局确保这些商品便捷地运往次大陆各地。驮畜和牛车被用于陆路运 输,在印度东部地区也使用大象,而大的河流,恒河、闫牟那河、 耐袜陁河、牛河、黑天河的下游河段都被用作航道。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很高,富裕的城镇居民生活讲究、精致。4 世纪时筏磋衍那(Vatsyayana)那本关于爱的艺术的名著《欲经》 (Kama S如ra)给了我们粗略的一瞥。根据《欲经》的描述,富裕 的市民生活虽然未必十分奢华,但也算舒适安逸:既有美食、香 水、鲜花以供养生,复有诗歌、绘画、音乐以供怡情,自己也是技 艺髙超。特别是音乐被认为是一项必须精通的技艺。琵琶是最盛行
①法显说:“国中不养猪鸡,不卖牲口,市无屠酤,货易则用贝齿,惟旃荼罗猎师 卖肉耳。”



的乐器,尤须娴于此道。有教养的人还需精于爱的艺术,《欲经》 的写作也正是出于此目的。作为一本爱的艺术的手册,这本书以其 复杂性著称,上起情欲,下迄房事,靡有不至。在此过程中,它为 我们勾画出一幅非常清晰的浮世绘。作品所描述的舒适生活不仅仅 局限于富裕阶层。许多青铜和铁制品的发现表明绝大部分的中等阶 层同样享有繁荣富裕的生活水平,但不包括那些居住在城镇郊区的 贫民窟(这些贫民窟与当今的简陋的城镇没有太大差别)的被驱逐 的人。
从500年前的孔雀王朝起,印度已经改变了很多。虽然笈多王 朝慷慨资助佛教和耆那教,他们自身却是印度教徒,当时的游客们 看到的印度也是印度教主导的社会。种姓制度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 重要,人们尤其强调血统纯粹的婆罗门。社会基础明显建立在印度 教规则的基础之上,例如,联合家族的观念根深蒂固,所有男性成 员对彼此的财产享有同等的权力。
此时最重要的法典也是直接从印度教典籍中演化而来的,笈多 时期诞生了许多后期印度教的主要元素。寺庙开始成为社会和宗教 生活的核心,此时还出现了偶像崇拜。大众对湿婆和毗湿奴的崇拜 高涨,这两位大神使印度教万神庙的诸神都黯然失色。倒是印度教 本身形成了一个新的形式,开始分裂成两个主要派别——毗湿奴派 和湿婆派。
佛教和耆那教已经逐渐使印度社会发生了转变,此时,印度社 会远比孔雀王朝时更和善、更人性化。据法显说,市民不再需要登 记人口和家产,也不需要遵守众多规定。农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 因为他们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想离开就可以离开。严刑峻法 也一去不复返,罪犯不再被处决,而是被罚款,根据犯罪的情形罚 款有轻有重。法显说:“虽复谋为恶逆,不过截右手而已。”在西 方,欧洲文明随着罗马帝国接近尾声退化成一片混乱的局面。而更 往东的中国则在两个伟大的王朝——汉朝和唐朝——之间饱受动 乱。对许多游客来说,这个在笈多王朝的统治下的印度,看起来是 世界上最幸福、最安宁的国家。




笈多时期是印度文化发展史上的一^h最重要的时期。皇帝大力 支持文学艺术,古典风格于是得以发展,并且成为以后发展的标 准。梵语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语言,梵语文学则繁荣发展。迦梨陀 娑的诗歌和戏剧达到了古典梵语的巅峰,他被称为印度的“莎士 比亚”。
我们知道迦梨陀娑本人远少于知道他的作品。作品显示他 是一个温和幸福的人,热爱大自然,也喜欢荣华富贵,与此同 时他又对忧伤、对女人和孩子的情绪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著有 三部戏剧和四首诗歌,所有这些作品都成为印度文学传统中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的最著名、最精彩的杰作就是戏剧《沙恭达罗》
世界文学经典之一。这部话剧因其女主人公沙恭达罗而得名。美丽 的少女沙恭达罗被父母抛弃,住在森林©里。国王豆扇陀 (Dushyanta)到森林打猎时,沙恭达罗俘获了国王的心。她的美聊 使国王意乱情迷。国王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妻子和国家,娶了沙恭达 罗做他的新娘。国王和沙恭达罗生活了一段时间,留给沙恭达罗一 个孩子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很快就忘却了刚刚发生的一切。沙恭 达罗带着她给国王生下的后嗣来到王宫时,国王并没有相认。很长时 间以后,经历了许多忧伤和悲痛,他恢复了记忆。这时他才认出了这 个孩子是他真正的儿子,并指定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迦梨陀娑另外一部非常流行的著作是诗歌《云使》
它被普遍认为是梵语诗歌的瑰宝之一。一个夜叉®受主人的诅咒与
名曰苦行林或静修林(H^),实即修行之地。汉语有“十方丛林”的说法,正 是一样的道理
 梵语9切/Ya—a,巴利语^TO/Yakkha。夜叉是一种半神,是增长天(f电)的仆人。




他的爱人分离。他因悲伤和相思发狂,于是恳求一片云做他和爱人 间的信使,向她保证他矢志不渝的爱情。
室中有丽姝,
窈窕方妙年。
唇似频婆熟,
齿齐腰便娟,
瞻视如惊虎,
行步稍已跹;
造化之良工,
此女庸最先。
——《云使》19. 21,徐梵澄译
迦梨陀娑固然是文学巨人,可也只是这个时期文学成就的一个 象征。诗歌和戏剧广泛流行,这种鼓舞人心的风气产生了一大批著 名的文学家。其中一个最不寻常的作家是剧作家首陀罗迦 (Shudraka)®,他写了一部悲惨但非常现实的戏剧《小泥车》,讲的 是可怜的婆罗门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妓女。这个时期大部分戏剧 倾向浪漫喜剧风格,因为人们都认为剧院的主要用途就是娱乐。痛 苦悲伤的主题尽量避免,而首陀罗迦的这部作品被列为印度第一部 现实悲剧。对传统的传奇故事进行再创作也屡见不鲜。《摩诃婆罗 多》在这个时期被重新编纂,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有关毗湿 奴和湿婆的所有神话都被收集在18首梵语诗歌里,称《往世书》 现在,这些诗歌被看作印度教的圣经。
笈多时代开启了印度建筑的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前,印度教 寺庙一直都是用木材建造的,笈多时代首次用加工过的石头建造寺 庙。寺庙成了神的家园,神的皈依者都要来这里祈祷、献祭。这种 寺庙建筑形式一直延续了下去。笈多艺术在雕刻领域达到了巅峰。
①首陀罗迦意思是“出身首陀罗的”,并非作者真名。


工艺技术得到了完善,加上对灵性的追求,创造出一派全新的气 象。人类的躯体在此之前被描述成现实的、肉体的形式,而笈多时 代是用抽象的方式来刻画,具有平静、沉着和内心镇定的特点。波 罗奈城附近的孔雀城和鹿野苑是笈多雕刻的两个伟大的中心。这两 个流派共同把这种简约沉静的风格推向了极致。这种风格也反映在 两地的佛陀造像里,如今都是印度艺术宝库里最杰出的作品。
艺术与文学
笈多风格也见于装饰摩诃剌侘国阿旖陀(Ajanta)和埃洛拉 (Ellora)的洞穴寺庙的雄伟的雕刻。我们在阿旖陀的洞穴里可以首 次见到印度绘画,它们可以说是印度艺术最精良的典范。这些洞穴 隐藏在雕刻的悬崖后面,在孟买西北部相去很远的一条峡谷里,被 人们忘却达1 200年之久。1817年,一群英国官员外出猎虎,误打 误撞进人洞穴才发现了它们。许多洞穴本身就是笈多建筑的杰作: 柱子、大厅和寺庙都是用坚固的石头建造的,造型百变,令人叫 绝。装饰其间的是无数柔和的、雕刻精致的人像,仿佛鹿野苑和孔 雀城艺术清晰的倒影。然而精美绝伦的壁画使其他任何装饰都黯然 失色,其自由与精湛,殆非后世印度艺术所能及。这些壁画体现了 笈多王朝的时代精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政坛、情场、盛



笈多时代的印度教寺庙




宴,大象巡游,舞者甚至有正在涂口红的妇人。它们唤起了一个永 恒的世界,这世界精致而优雅,贵族男女很有修养,大自然则充满 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这个世界里,连笈多国库铸造的金币 都华丽无比,可说是艺术品。
这个时期学术达到了顶峰,对科学尤其是天文学、占星学的兴 趣极其浓厚,数学方面也进步至巨。在笈多王朝统治下,印度数学家 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要先进。印度学者已经发明了零符号和十进 制,这两方面都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知识由阿拉伯 人从印度传到了欧洲。天文学的领军人物是圣使(Aryabha丨a)和彘 日(Varahamihira),他们的著作运用了大量希腊天文学知识。圣使是 到当时为止最杰出、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他是第一^h认识到地球既 围绕地轴自转、又围绕太阳公转的印度人。在所有印度天文学家里, 圣使是最具科学性的。主要是通过他的努力,天文学才从数学里分离 出来,被看作独立的学科。他丰富的、不断求索的头脑激发了许多其 他发现,这些发现自此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用语的组成部分。例如, 他发明了一种极为精确的预计一年长度的方法,按照他的估测,一年



阿旖陀洞穴绘画





为365天6小时12分30秒。同样,由于圣使,我们才第一次有了 对月食的真正解释:垄使将其归因为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
大学和学术机构在这个滋润的气候下繁荣发展起来。最负盛名 的是佛教的那烂陀寺(Nalanda),它坐落在比哈尔的巴特那附近, 是次大陆上最大的寺院,亚洲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声誉远扬中国。 当代的考古挖掘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曾容纳10 000名学僧的寺庙群的 地基。虽然仅存遗址,令人失望,但仍有痕迹显示寺庙筑在高台之 上,有长长的台阶通过去。这些都足以激起朝圣者的回忆:一座寺 庙之城,髙髙的塔顶消失在晨雾中。
笈多帝国的衰落导致北印度再次分裂成众多小国,这与旃陀罗 笈多政权崛起之前的情形非常类似。606年,一个非常年轻的君主 戒日王®继承了德里北部一个小国陀尼沙罗(Thanesar)的王位。 戒日王继位的时期非常关键。陀尼沙罗与邻国交战正酣,前途未 卜。虽然只有16岁,戒日王这位往日的佛僧却成功地集结军队, 拯救了他的王国,也证明了自身应对挑战的出色能力。
戒日王的雄心是使笈多王朝复兴。然而,此时王国缔造者的工 作远比旃陀罗笈多时代艰巨得多。戒日王并非百战不殆,他能做的 不过是建立一个靠封建联系松散地组织起来的国家。尽管如此,经 过六年的持续征战,戒日王成为北印度最强大的国王。他所建立的 帝国从西部的古吉拉特一直延伸到东部的孟加拉,北部直抵迦湿弥 罗。首都曲女城(Kanauj)在北方邦西部,成为了印度北部地区最 大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曲女城取代波吒厘子城,成为新的帝国 首都,一直到中世纪都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然而,这座城市没有什
①梵文5^v}q/Har^avardhana,音译舄利沙伐弹那,意译喜增。即位后才叫/ ^iladitya,音译尸罗阿迭多,意译戒日,即戒日王。
么遗迹幸存下来,昔日荣耀唯一的见证不过是一些筑堤和几个要塞 的轮廓。戒日王试图将权力跨越耐袜陁河扩展到印度南部,可他被 德干的统治者补罗稽舍二世(Pulakesin II,610〜643年)彻底击 败,此后他再未兴兵南犯。
关于戒日王理政的记载尚存,我们得以很好地了解他。他的宫 廷诗人芦箭(Bana)编纂了《戒日王行传》(Hars/iacar/ia),是次 大陆上最早的重要历史传记,它被看作梵语散文的典范。传记中的 戒日王是一个秉天资具神力的人。他片刻都不停留,为统治国家不 停地穿梭于各邦之间,不是展开军事战争就是维护法制。据记载, 他在路边的小驿站里不厌其烦地听老百姓发牢骚。与此同时,戒曰 王喜爱庆典排场,常由大臣、侍从、佛教僧侣和婆罗门等一大批官 员组成的队伍陪同遍走整个国家。
戒日王是佛教的坚决拥护者,在他的领导下,那烂陀获得了异 常髙的地位。不过和以前的笈多皇帝一样,开明的戒日王支持所有 宗教。戒日王是哲学和文学的爱好者,他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学 者,他的宫廷也吸引了许多喜爱文学的人。尽管有繁重的工作,但 他仍然挤出时间写了 3部剧本,其中两部喜剧《妙容传》和《璎珞 传》是古典笈多风格,写后宫生活,另一部是有关宗教的正剧《龙 喜记》,取材于佛本生故事。
戒日王在位41年,在他漫长统治时期的后半段,他的帝国还 算太平,可国王的权力已经大大不如笈多时代了 :实际上,他的帝 国只是个不牢固的联邦,靠一系列的封建联系和个人效忠维系在一 起。因此,中央政府控制松散,法令松弛。另一个中国的朝圣者玄 奘在戒日王领土上两次被抢劫,其中一次差点儿被河贼做了人祭。®
①玄奘在戒日王领土上两次逢贼:一次是“出那罗僧诃城东至波罗奢大 林(即赤华树林。波罗奢,梵语>^RT,即赤华树——其华色一日三变,日出为玄,日人 为黄,日中乃为赤)中,逢群贼五十余人,……所将衣资,劫掠都尽”;另一次是“自 阿踰陀国礼圣迹,顺辣伽河,与八十余人同船东下欲向阿耶穆怯国。行可百余里。其河 两岸皆阿输迦林(即无忧树林。阿输迦,梵语3^,即无优树)……于林中两岸各有十 余船贼。鼓棹迎流一时而出……拥船向岸,令诸人解脱衣服搜求珍宝”,又要拿玄奘祀 突伽天神云云。



戒曰王于647年去世,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他一手建立了帝国,并 且靠人格力量维系着;所以毫不奇怪,他去世之后,帝国就分崩离 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