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赏奇石风景 感山水情怀

 李军顽石 2018-04-03
李军
​       破墨山居图



     天公地道,主宰万物,皇天后土,生命父母,古人敬天地威灵,感造化恩德,自然崇拜应运而生。泰山封禅,祭天祭地,起源于三皇五帝或是更久远的上古女帝王无怀氏,是古代帝王的最高祭祀大典和古代自然崇拜的最高形式。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分别是明清皇帝祭拜天地的场所。天地玄黄,高远深邃而神秘莫测,人类置身其间的山水便成了自然崇拜中最直观、最亲近的崇拜物,山水崇拜孕育催生了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文化独树一帜,是世界文化大观中自然与人文结晶闪亮的璀璨明珠。

​         天池


     用“鬼斧神工”、“独一无二”、“凝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等好词佳句来赞赏奇石,名副其实,无可厚非,若老调反复重弹,就会变成空洞乏味的套话,趣味就会演变为腻味,要提高鉴赏水平,深挖意蕴内涵,焕发美石神采,在赏心悦目的品鉴中提升境界,就必须在博大的思想文化中寻找精神源头和指路明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是古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和生命状态,“天人合一”观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山水文化的灵魂,解析山水文化的密钥和赏石文化的哲学基础。
 
​      (冰川)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庄子 知北游》中,老子对前来讨教的孔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老子站在时空的高度,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洞穿了生命的局限,与天地比寿,人乃世间忽然一下的匆匆过客,惟有天地永恒。《道德经》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最高的品德如水一样,造福万物而与世无争,处众人厌恶之处而不为所动,水几乎就是最高宇宙法则的“道”。最早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庄子隐居南华山,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虚饰,浪漫梦蝶,逍遥仙游于山水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在临终前,拒绝了弟子们要厚葬他的请求,他淡然地说:“天地是我的棺椁,日月是陪我的美玉,星辰是伴我的珠宝,万物来为我送行,难道还不够齐全吗?”,物我两忘,身心彻底融于自然的庄子逍遥于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道理想境界。
​         
           (仙山冬景)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的生死皆与山有缘,孔子父母在尼丘山祈祷求子,孔子应验而降生,遂因山得名为孔丘。在临终前七天,行将就木的孔子念叨着巍巍的泰山,忍不住在子贡面前叹息而歌:“泰山要崩塌了,梁柱要朽断了,哲人要枯死了”,唱罢,两行老泪凄婉而下。孔子喜山爱山,看山不厌,登山抒怀,艳羡林中自由飞翔的鸟儿,爱恋山中繁盛的草木和鲜活的生灵,主张合时合理利用山林资源,反对和鄙夷滥捕滥伐行为。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高望远,一览无余,圣人超然的境界,青天可鉴,胸怀天下的情怀,高山仰止。孔子爱水乐水,浩大壮美的黄河令他赞叹不已:“美哉水。洋洋乎!”,奔流不回的沂水令岸上的他不胜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子伤怀光阴飞逝如流水,激励人们要只争朝夕,有所作为,莫负一去不返的时光。他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四处碰壁而无可奈何,曾萌生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念头,欲远离失意和烦恼,泛小舟于大海,寄情于水天一色的碧波之上。孔子临河观东流之水时,完美地回答了子贡“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的问题,他说:“水能启发君子之德。水遍泽万物而无私,似德。水流之处,带来生机,似仁。水流向下,随物变形,遵循规律,似义。浅水流行,深水则深不可测,似智。水冲向百丈山谷,毫不迟疑,似勇。水绵弱,却无微不至,似明察。水蒙受恶名,默不声辩,似豁达。水化浊为清,似善化。水入容器,保持水平,似守正。水遇满则止,不求多得,似守度。水百转千回,必向东流,似守志。所以君子看见大水时必须仔细观察”。


 
     孔子乐山乐水,陶醉于山水的乐趣中,赋予山水人格魅力,感悟领略人生真谛,挖掘山水精神内涵,提炼人类道德精华,将山水气质、理想追求和儒学教化融会贯通,升华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山水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