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无先生外气功法和功理

 愚人道缘 2018-04-03

太无先生,唐初河南嵩山道士,故人称嵩山太无先生。真实姓名不详,《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收入《嵩山太无先生气经》二卷,据其序谓:“于慕至道,备寻秘袂。自行气守真,向三十余载,所闻所见,殊未惬心。大历中,遇罗浮山王公,自北岳而返,倚策高昂,依然相顾,余奇异之,延之与语,果然方外有道之君子也。袁余恳至,见授吐纳,须一二理身之要道。”并称他所撰《布气诀》(发外气的功法)是“承师之旨要”。宋代张君房辑《云笈七签》所收《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亦戴有“布气诀”,与太无先生《布气诀》仅文字略有出入,而意思完全相同,也称遇罗浮真人王公,得吐纳秘旨,遂撰此书。只是时间是在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比大历(公元766-779年)早些时候。很可能幻真即太无,乃同一人也。总之,《布气诀》,是现存最早的外气疗法专著,其第一作者属罗浮真人王公则是可以肯定的。罗浮王公生平不详,真实姓名也有待查考。


    发放外气治病,早在三国时就有了。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记载,三国时东吴道士石春。“每行气为人治病,辄不食,以须病者之愈,或百日,或一月乃食”.当时吴景帝孙休(公元258--264年)不信,把石春关在一间屋子里,并令人把守。石春只求三二升水,如此不食一年多,颇色更鲜悦,气力如故,。景帝间他,还可饿多久?石春回答道:“无限,可数十年,但恐老死耳,不忧饥也。”可见石春有“却谷食气”之术。据《晋书·艺术列传》记载,豫章建昌(今江西南昌)有一名叫幸灵的人,治吕掎母皇氏所患的痰痹(瘫痪),只见幸灵距皇氏数尺远闭目而坐,默默发功,一会,他叫人将皇氏扶起,十余年卧床不起的皇氏立即就能行走自如。葛洪《神仙传》还载汉代人葛越,发外气可治千里之外的病人,“千里寄姓名与治之皆愈,不必见病人身也。”《南阳县志》也载有一位叫张仙姑发外气洽病的事,“人有疾,仙姑辄瞑目,潜为布气攻之,俄觉腹热如火,已而鸣声如雷,虽沉痼者无不愈”。


    道家气功“外气”功法

    要使自己能发放“外气”,首先得练内气,内气充足,才能发放外气。其练法有如下几种:

    1.服气法,仰卧调息,吸气多,呼气少,要“多入少出”,伺时以意领气,将吸入之气贯入下丹田,使丹田气满,再引气周流全身,直到觉得自己鸠尾(剑突)穴有气出时,即可发放外气为人治病。

    2,胎息法。先练“胎息”功,要求意守丹田,呼吸要“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养足丹田气,觉丹田发热时,以意领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练到上乘时,以鼻微微吸气,所吸入之气不从口鼻出,而是将气引到全身,从皮肤毛孔中出,或从指尖出。能从皮肤或手指尖出气时,即可发放外气。发气治病时,须先诊断病人病症所在或所主的脏腑,然后橙心平气,不怀轻视病人之念,以心意运自己内气,传送于病人,令其吞咽之,以意送到病所或所生疾病的脏腑。发功者并意想自己的正气在排出病人身上的邪气,病人之病即可霍然而愈。但“胎息”法,非朝夕可以练成。


    3.“内丹”法:先练“内丹”(具体练法详有关“内丹”各篇),练到结丹的功夫之后,即可发放“外气”。张紫阳《悟真篇》一七言绝句说道:“欧冶亲传铸剑方,莫邪金水配柔刚。炼成便会知人意,万里诛妖一电光。”欧冶、莫邪都是春秋时善铸宝剑的能匠,所铸出的宝剑有神奇般的锋利。练成内丹后体内的真气,就如宝剑那样神奇,发出一道电光,可诛灭万里之外的妖邪。即可以遥治病人。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就记载了用外气远距离治病的方法。如听说某人在某地左足患病,气功师遥念那位病人,并意引外气,运入自己左足,即可治愈病人左足。


    4.劳宫法:劳宫是手掌心的穴位。先练气运劳宫穴。意守丹田,意想“天气”(自然界的空气),由手心劳宫穴进入,流经头顶百会,再向下流入脐下丹田;接着意想“地气”(从地下向空中放出的气),由脚心的涌泉穴,经会阴(前后阴之间),也源源不断流入脐下丹田。意想到天气与地气结合,化成“真气”,在丹田越聚越多,以至脐腹有胀热感。然后用意念引导“真气”上提至膻中(两乳间),再沿手经至毛心劳宫,劳宫发热发胀时,即可从劳宫发放外气为人治病,此法简便,人人易学易用。

 


    道家气功“外气”实质

    “外气”究竟是什么呢?近年来科学工作者作过大量实脸研究,证明练功有素的人确实能发放“外气”中国科学院长物理研究所通过测试,发现外气具有激光的特性,其主要特点一是射程很远,在50米距离内,功率基本不下降,二是频率很低,脉冲频率可调。在不加意念,不用丹田气时,发放频率是每分钟90-180次,三是发射角很小,在3米处侧不出发射角的偏差,在22—50米接收时,束流依然很细,四是有很强的穿透性,能穿透10厘米的皮、毛、棉絮,而功率不降,也能透过5厘米木板门,3厘米的数层玻瑞,30厘米的红砖水泥墙,还能穿透两层薄铝片或薄铁片,甚至可以穿透铅板。这说明人体发放的束流(外气)比A和B射线的穿透力还强,只有V光子才具有这样的穿透特性(《气功》12:542,1987).

    杭州大学物理系等单位,对“外气”进行了多学科的实验研究,初步证实气功外气具有分子生物学和人体效应,以及具有激光生物学效应。

    1981年他们运用核医学技术,证明外气作用子离体全血后,可使血浆中AMP含量增加和提高T淋巴细胞DNA合成效应,被动范围在6.8-49.8%,说明气功外气具有分子生物学效应。


    1985年,他们运用人体联体发放的方法,经D900型血细胞分析仪同步检侧表明,接受外气者末梢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上升的变化(P<>

    1987年他们用差示扫描谱线法,证明气功外气能改变生物分子如RNA等的结构,与清华大学气功科研协作组所作的结果一致。说明气功外气具有激光生物效应特性。

    人休气功所发放的外气为什么会产生自分子水平和整体水平的多种生理效应,而且具有激光效应的特性呢?他们认为,这提示气功外气是一个生物辐射场。人体气功外气向外释放过程,可能与体内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相关。格林威基(Gurvich)曾发现分裂中的细胞发射弱的紫外辐射,它将刺激其他细胞分裂。鲁思(Ruth)的实验证实,细胞有丝分裂的信息是由紫外线辐射传递的,其辐射的相干强度可达数公里。当人体进入气功功能态时,机体的细胞处于激发状态,因而能层较高的受激生物分子能以生物辐射的形式(包括光和电磁场等)释放能量,这种生物辐射,又起到激发其他分子的作用,给细胞中的细胞器如线粒体起充电作用,大量生物分子在同一辐射场的激发产生的受激辐射处于同一光模或同一光子态,因而是相干的。以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相结合的“生物场”的辐射,正是借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和治疗疾病的因素。所以,他们认为气功外气的实质是人体的一种受激下的辐射“生物场”(《气功》4:155,1989)

    以上说明“外气”并不神秘,是可以用现代仪器测试,可以感知或产生效应的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



    原文选摘

    夫用气与人疗疾,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疾,取方面之气,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向方,息心静虑,此与布气。令其自愈,亦咽气息念求除也,自然邪气永绝。正气布讫,邪风自退也。(《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布气诀》)

    凡欲布气与人疗病,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处,取方面之气,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面其方,息心静虑,始与布气。布气讫,便令咽气,鬼贼自逃,邪气永绝。(《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