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好读又读1856 2018-04-03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跋 千秋馆学古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十樵、石樵、嵩樵、雪山、烟波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是明末清初的书画家、诗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崇祯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南明弘光朝官至大学士,贵为次辅之位。清军南下,攻陷南京,王铎与弘光朝诸多大臣迎降,后受命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事。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书法

明代中叶,以苏州为中心的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吴门名家各有所擅,多以行草书称胜,能并蓄前贤之长,或娟美清雅,或朴拙疏简,不一而足。及至晚明书坛,董其昌远追晋唐名家,行笔运墨能得古法之美,而形成疏秀平淡、风华自足的艺术特征。然而,部分书家并不满足于其时妍美流变的书风,而是思考如何求新、求变,欲以雄强奇崛的气势与纵横开阖的笔墨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于是,以怪为美、追求视觉效果的风潮蔓延开来,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璐等为其代表。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书法的个性化极强,笔墨浓重,线条恣肆,结体险峻,在明末清初的书坛可谓标新立异。彭而述《拟山园选集·序》载:“四十年来,荐绅士大夫罘罳绮疏,无先生一字,则以为其人鄙不足道。”由此可见,是否庋藏王铎的书迹已然成为彼时衡量为人清雅与否的一个标准。或许,此言有夸张的成分,但王铎书法深得时人赞誉与喜爱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王铎生活的年代去今不过四百余年,存世的书法作品颇多,就内容而言可以大致分作临古与诗文应酬两类。从临古的作品中,能够见到他求法先贤的刻苦精神和汲取古人笔法、体势优长的态度。从诗文应酬的作品中,能够见到他勇于突破藩篱、自领风标的艺术面目。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行书送友诗轴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草书临郗愔帖轴 绫本 纵249厘米 横5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王铎临古,龚鼎孳曾评云:“文安公书法妙天下,真得晋人三昧。”这道出了王铎书法的一个源头——求源晋人。王铎临古的主要对象是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旁及王筠、郗愔等书家。在晋人之外,王铎取法古人的范围有限,其小楷源自曹魏的钟繇,大楷宗学唐代颜真卿、柳公权,行书最重宋代米芾。王连起先生在论述王铎学古以羲献为宗之际指出,在体味晋人法度严谨之外,王铎对其时书体自古草向今草、隶书向楷书的转化,笔法与行气章法的空前丰富与创新意识更为重视,其“认准羲献,就是认准了书法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晋唐以后,王铎只学米芾一人,也是因为米书有纵肆奇险、笔势凌厉、锋开八面而沉着痛快的雄强之风”。不难感受到,王铎临古是要借古开今,以塑造自己的艺术风格、成就个人的书法艺术。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草书临王羲之帖轴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行书思台州诗轴 绫本 纵84.3厘米 横25.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仕清的九年间,王铎无意政事,沉心文艺,书法则信笔挥写,落墨成趣,虽无以往的纵逸奇险,但在平和内敛一道多有所得,所谓“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不尽”(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十二),确是此时的写照。总之,在明末社会审美趣味的变化与鼎革之际乱世时风的条件下,王铎对于书法艺术的潜心研究与坚持实践,使之最终成就不凡,获誉殊多,颇具影响。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行书自作诗轴 绫本 纵172.8厘米 横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绘画

关于王铎的绘画,我们可以见到有山水、兰草、竹石诸类的作品,皆为墨笔绘写,山水多有雄壮高阔之风,花卉则以飘逸灵动称美。从存世的作品来看,仕清之前以兰草、竹石为众,仕清之后则常作山水。张庚言其“画山水宗荆、关,丘壑伟峻,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蔚,意趣自别”(《国朝画征录》卷上),讲得较为客观、明白,堪为的论。以笔者所见,王铎山水画作(尤其是大幅画轴)构图专取五代荆浩、关仝惯用的高远之法,严整稳定、博大沉雄的气魄跃然纸上,崇峰高峻、山石崚嶒触目皆然,间或注重墨法的运用,令画面不失于单调、重复。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墨竹图轴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山水图轴

创作于顺治六年(1649年)的《溪山紫翠图》轴是王铎精心杰构,布局饱满,图中峰岭高峙,林木葱郁,飞瀑倒悬,近处溪流潺湲,古木蔽日,左侧石坪之上有二文士对坐闲谈,旁有二仆煮茶侍候。用笔不图细腻秀润,尽为短粗墨线状写形象,墨分浓淡,以别远近高低。王铎以此画相贻三弟,在排遣身仕两朝的纠结情绪之外,尚有诠释林泉志向与期冀致仕隐衷的含义。两年后的五月,王铎在奉旨祭告华岳等处的途中,为长子王无党作《仿董源山水图》轴,画上峰峦险峻,瀑布曲折,粗木成林,溪水奔流直至山脚。款题言“学董源遗意”,尽管画面着重淡墨渲染以烘托云雾显晦,近乎董氏,然而观其笔法粗疏简括,并无北苑笔下平远幽深的温和秀润。模仿王维笔意的《山水图》扇,以淡墨染出阴沉天色,群山静默,村舍无言,雪景疏林,分外萧瑟。咫尺之间,运笔、用墨较宽幅立轴更为精致,显示了画家雄壮风格之外的另一面貌。王铎题云:“吾家摩诘画,初见于许氏,次同三弟见于金鱼池别墅。己丑偶仿之,意象相跂正,不在形似也。”尽管以上三图与王维、荆浩、董源等名家有相类之处,但总令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加之王铎“仿之,意象相跂正,不在形似也”的自我表白,我们可以体悟其从事绘画创作的凭借“临古”而求“创新”的开拓、探索精神。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溪山紫翠图轴 纸本 墨笔 纵95厘米 横36.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画家王铎书画艺术欣赏

王铎 仿董源山水轴 绫本 墨笔 纵186.8厘米 横51.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的山水画与作书相近,取法古人,菲薄近人,借古开今,重在以一己之笔抒发胸臆。对于明中期吴门画家以及明末董其昌以来的疏淡清和为宗的笔墨意趣,他始终不屑一顾,语多排斥。即使身得“元四家”之誉的倪瓒,其平淡雅洁的画风也难以得到王铎的推重。王铎画作的“临古”最为青睐气势壮阔、构图饱满的五代、两宋妙墨,再润之以元人笔法的悠长韵味,形成自己理想中的雄强兼具委婉、奇奥自得气韵的个性画风。其绘画既能从中汲取古人优长,又能不拘泥于前贤绳墨,敢于突破“形似”的羁绊,强调藉简括朴拙的笔墨表现雄强高阔的万千气象。这正是他的经由“临古”之途,实践“创新”之思,得以在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