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杜甫最出色的写景古诗,每一个山东人都应该会背

 泊木沐 2018-04-04

在唐诗300首当中,诗人杜甫的诗作是最多的。作为一代诗圣,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多的诗篇,尤其是他那些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古诗,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不过在唐诗300首当中,杜甫有一首非常经典的写景古诗。这一首古诗写于杜甫的青年时代,曾经代表了风华正茂时期杜甫内心的理想抱负,也是杜甫为数不多的有着壮志在我胸腺肽的诗歌。

而这首古诗,作为山东人是都应该会背的。因为这首古诗,写的就是山东标志性的景色。且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古诗就是杜甫的《望岳》。写这首古诗的时候,杜甫不过二十四五岁。当时的事来到洛阳应考,但是很遗憾落榜,所以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对于首古诗,就做于他青年漫游时期。当时的杜甫显然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也才会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这种心态在他以后的作品当中很少出现。即便出现也都是借助孔明,来表达自己的仕途不顺,不受人重视,怀才不遇的内心伤感。

这首古诗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写的杜甫所看到的泰山的景色,并且为其雄壮而折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的意思是,泰山究竟如何景象呢?除了齐鲁大地依然可以看到泰山上的青草。短短10个字就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阔!因为泰山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山脉,杜甫也并没有直接说明泰山是如何有雄伟磅礴的气势,而是匠心独具,在齐鲁国境之外还能远远的看见横亘在两国境内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后两句写的是泰山的景色之美。前两句是从远方来看泰山的高大巍峨形象,这两句则是近景描写。大自然是如何的钟爱泰山啊,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他。而且山势如此之高,足可以起到隔断阴阳隔断晨昏的效果。泰山因为他的高度,将南北的阳光隔断,使得南北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光,由此可见泰山的地位之高了。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接下来这两句抒发的是作者的内心感受。因为看到泰山如此的高大巍峨,作者内心也感到荡气回肠。尤其是因为当时的作者只有20多岁,内心的抱负理想激励着他整个的人生路途。由此看到大自然的造化神秀,加之泰山如此的雄浑壮阔,他的内心也感受到浩然之气。所以也就能睁大眼睛使劲的看,对于天上的飞鸟也不放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内心的胸怀,借助于要攀登泰山的顶峰,来表达自己渴望一展抱负的内心期望。古人写诗讲究托物言志,在这里,杜甫早年的内心世界,我们也可以管窥一二。毕竟这两句写出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气概,在他以后的诗歌当中已经很少有这种雄心壮志了。

泰山贵为五岳之首,历来都是皇帝们封禅的地方,想当年,秦始皇曾经来到此地,由此也能看到泰山的悠久历史。每一个山东人都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尤其是在加上杜甫的这首古诗,顿时体现了登顶泰山过程当中所洋溢的蓬勃向上的朝气。杜甫一生当中有三次写到关于泰山的诗歌,这也是唯一一首写到诗人蓬勃向上内心激昂的诗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