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世人皆以为运动为养生要领而过度追求运动量,却不知在道医看来,生命之长久在于“固蒂深根”四个字,保养元气使其少做亏耗,是长养生命之根的关键。而保养元气关键又在于一个“静”字,常做清净,节嗜欲,则精气不泄,长生久视。 静坐首先对坐姿有所要求,不同于其他功法的繁杂,因是子静坐法中对姿势的要求多元且自然:骨骼柔韧之人可以用双盘法,这种姿势的好处是两膝盖必定紧贴坐垫上,坐的姿势自然端正,不会向四面倾斜。而“双盘膝姿势,不容易学,中年以上的上,学起来更难,不必勉强”。所以双盘不行之人可以选择单盘膝,缺点就在于一侧膝盖不能紧贴地面,所以会有久坐后身体倾斜的弊端,如果单盘膝也做不到的人,还可以选择下盘法,但是这个姿势两个膝盖都落空了,要随时注意改正姿势,不要倾斜。 将呼吸法分为自然呼吸与正呼吸,正呼吸即当今的腹式逆式呼吸,吸气时脐下腹部用力回收,呼气时脐下腹部竭力外扩。自然呼吸则是腹式呼吸之意,即吸气时扩张下腹,呼气时收缩下腹。对此两种方法并无强制的要求:“无论自然呼吸与正呼吸,其目的皆在使横膈膜运动。正呼吸者,乃用人功使腹部之张缩,逆乎自然,而使横膈膜之弛张更甚,运动更易耳。然学者习之,有宜有不宜,故知此法参用人功,非人人可学,不若自然呼吸之毫无流弊也。”作者此意虽指出了正呼吸的优势,但是同时客观的指出这样的方法并非人人适宜,练习静坐法的人应该顺其自然,不应刻意而为之。 静坐能否见功,最在调伏三毒,调之以修观的方法。三毒为贪欲、嗔恚、愚痴。“此三者,吾人自有生以俱来,一切烦恼,由之而生,故亦称根本烦恼。为修道之大障碍。故必须调伏之。”贪欲之中,最根本者为淫欲。 对于三毒的调伏,作者主张修心。淫欲多者觉男女身如一革囊,外形虽美,内实满贮粪臭;嗔恚多者常想我与众生向来平等,没有彼此之分别,怨亲平等,悲悯众生;愚痴者常思世间万事万物皆从内因外缘而生,破除自己的固执,了解“凡物之生,了无自性,我身亦然”。静坐中之调心是指初学者静坐后,常常心猿意马,内心杂念不住产生。较之于三毒之根本上的危害,静坐中的调心则更加具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