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热证

 学中医书馆 2018-04-05

1..风热证:(天气热,人受热而感冒)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目胀、面色多赤;咽喉肿痛,鼻流浊涕;咳嗽,痰粘或黄;苔白微黄,脉象浮数。银翘散或葱豉汤。本网页引用资料

  暑天进出空调房或车,门外热,门内冷,冷热变化太大,易得空调病。用银翘散加麻黄5g,白芷5g,瓜蒌9g,贝母9g。水煎服,取微汗,效果好。

  风热表虚证:发热,微恶风寒,有汗,头痛,咳嗽心烦,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用茅苇汤

2.内热外寒证:(体内有热,热天受凉)烦热、恶寒,无汗或少汗骨楚,咳逆气急,痰稠,声哑,咽痛,舌苔白罩黄,舌边尖红,脉数。麻杏石膏汤本网页引用资料

  若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声重,咽喉疼痛,咳嗽,痰粘稠或黄白相兼,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紧。用新订清解汤

  若寒甚热郁,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者,可用大青龙汤

  若风寒束表,肌腠郁热,证见恶寒发热,身热渐增,无汗头痛,全身酸痛,口干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疼痛,脉浮或浮数,当解表清里,方用柴葛解肌汤。

  若外寒内热,表里俱实,证见憎寒壮热,头目昏眩,口苦目赤,咽喉不利,咳逆喘满,便秘尿赤,苔腻,脉滑实,治当表里双解,宣通上下,用防风通圣散

  若感冒重症,高热恶寒,时而寒战,头痛,大便燥结,或见咳嗽,咯淡黄稠,胸痛、气急,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洪数。用清瘟败毒饮。

3.风热兼燥证:(风热化燥伤津,或秋令感受温燥致病)。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多见于秋季。银翘散合桑杏汤加减本网页引用资料

  感冒夹燥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鼻咽干燥,干咳少痰或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证候分析、外感秋燥之邪,表卫郁闭,故恶寒发热无汗;燥邪易伤津液,故见口鼻唇干燥、干咳、舌苔少津等表现;若初秋感受燥邪,则多见燥而偏热,可有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等见证,称为温燥;而深秋外感燥邪,燥而偏寒,舌苔多薄白而干,其脉浮,则为凉燥。常用方温燥以桑杏汤加减。

4.风热兼阴虚感冒:身热微恶寒,无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加减葳蕤汤本网页引用资料

 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或寝中盗汗,头痛,心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舌质红,脉细数。用蓝地汤

 风热感冒参考药方  1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