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斯太洞穴遗址

 萨满巫师 2018-04-05

2000— 2001年间,金斯太洞穴遗址先后经历了两次发掘,面积约80㎡,发掘出土石制品4000余件和大量动物化石。洞穴地层堆积厚达6m以上,可划分为8层。第3层以下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文化层。遗址经过14C测年,旧石器层位年代为距今3.6万年至1.8万左右,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至晚期之末。通过对石、骨制品和部分动物化石的分析可知,这是一处以旧石器遗存为主,兼有全新世遗存的洞穴遗址。遗址石器工业整体上属于小石器工业,中文化层阶段出现了勒瓦娄哇技术,上文化层阶段出现了细石叶工业,并占主体地位,与小石器工业并行发展。该遗址的发掘为探索北方主工业的分布范围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材料,对于探讨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交流以及细石叶工业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文化层的工业类型为小石器工业。各类刮削器占绝对优势,其中以单直刃和单凸刃为主,还出有雕刻器、石钻、砍砸器,并出现了石球。工具修理采用锤击法。修理方式以向背面加工为主,其次为复向、反向加工,错向、对向加工较少。

中文化层一方面继承了下文化层的石制品特征,但另一方面文化面貌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砾石工具,如石球、薄刃斧、手镐等重型工具。它们的出现与当时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这一阶段新出现了勒瓦娄哇技术,从遗址内发现的石核数量来看,它未被大量应用于剥片工作中。工具类型还是以刮削器为主体,即以小石器工业为主,存在一定比例的砾石石器。

上文化层石器工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石器工业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继承了下、中文化层的小石器工业,以锤击石核、各类刮削器、手锛、砍砸器等为代表,另一种是新出现的细石叶工业,以各类细石叶石核、石钻、舌形器、石镞、石矛头、锛形器等为代表。细石叶工业工具成器率明显高于小石器工业;虽然后者在数量上要多于前者,但是其石制品中石片、断块及天然石块所占比例过大。另外,发现的细石叶石核数量明显多于锤击石核。由此可以看出,该阶段石器工业以细石叶工业为主,小石器工业为辅,两种石器工业并行发展。从上文化层的小石器数量、类型递减及细石叶技术的发展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小石器工业正逐渐被细石叶工业所取代。

综上所述,该遗址各个文化层为连续发展,一脉相承的。下文化层以小石器工业为主;中文化层新出现了大量的砾石工具及勒瓦娄哇技术制品,这仅是其文化复杂性的一种表现,与周邻地区文化存在着一定的交流,但仍以小石器工业为主;上文化层出现的细石叶工业无论在石器类型、修理加工技术以及原料选择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小石器工业,二者并行发展,最终小石器工业将被细石叶工业所取代。 

该遗址的发掘为中国北方石器工业的研究增加了新资料,在华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连续发展的遗址还发现很少,故也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提供了新的例证。从时代上考虑,它是继河南织机洞以后,石制品较丰富的又一处重要洞穴遗址。从目前古人类热点问题之一———现代人起源来看,金斯太洞穴的材料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从文化交流角度看,该遗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遗址中文化层阶段出现的勒瓦喽哇技术制品,表明其与外来文化有所交流。到目前为止,勒瓦娄哇技术在国内除在宁夏水洞沟、贵州盘县大洞遗址的材料中有发现外,还未在其他遗址有发现。这种技术在该遗址的出现,对于探讨勒瓦娄哇技术在我国境内的起源、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研究金斯太洞穴的材料,并积极开展对其周围地区的区域调查,将会对旧石器时代文化交流及传播问题的探讨大有裨益。

 

王晓琨:《内蒙古金斯太洞穴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2010年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