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间睡眠时发生房颤
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在入眠或睡醒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
其二是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力增大,有的患者平卧后短时间感到憋气也是心脏功能差的表现。
夜间特别是后半夜阴气较重,血流缓慢血栓形成概率增高,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时间段,称魔鬼时段,这也是房颤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病状,可用葶苈子 15~30g强心利水,减轻左房压力;
睡前服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及对抗血小板功能药物预防血栓发生;
对睡眠较差患者适当应用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五味子、紫石英等煎服以安神定悸。
2.胃胀胃气上逆发生房颤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造成中焦气机壅滞,胃气上逆,食管反流,刺激心脏发生房颤。
对此,首先要告之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量不宜过饱,避免过量饮酒及刺激食物。
对体胖腹大、胃脘胀闷不适、食管反流者给予木香、枳实、厚朴、莱菔子、槟榔、干姜、蒲公英、白芨等煎服以理气消导。
3.多汗者发生心房纤颤
多汗有些是先天的 ,而多数患者是由于平素生活饮食起居失于调理,过食膏粱厚味煎炸上火食物,造成阴虚火旺,自主神经紊乱。
中老年女性多汗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该类患者应少食辣椒、羊肉等辛辣易于上火之品,适当服用谷维素、维生素 B1、钙剂等;
少用参茸、阿胶等滋补之品,中药调理可选用当归六黄汤、甘麦大枣汤等。
便秘者要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运动,必要时配合服用润肠通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