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向历】4 月 3 日,忌装深沉

 百城主人 2018-04-05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 Robert Pogue Harrison ),斯坦福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讲座教授,在该系从教三十年。其学术研究早年集中于但丁和欧洲中世纪文学,后来扩展到更多的文学时代与作品,及哲学、宗教学、历史、艺术史等学科,其著述大多结合各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来探讨人之为人的根本性议题,例如人的大地属性、生者与逝者的关系、年岁与时间等。


 


主要著作有:《贝雅特丽齐之身》( 1988 年)、《森林:文明的暗影》( 1992 年)、《花园:谈人之为人》( 2008 年)、《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 2014 年)。哈里森从 2005 年起主持思想性广播访谈节目《有识之见:谈生活与文学》,在过去的十年间播出了 180 多期节目。 2009 年起,他开始为《纽约书评》撰稿。哈里森还创建了一个主要成员为文学学者的摇滚乐队,名为“玻璃浪”,为其谱写歌曲并担任吉他手, 2010 年该乐队出版了首张专集《玻璃浪》。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摘录


苏格拉底的信条(“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对那些人生充满未来的人也许成立,但对那些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却很难适用。到了某个年纪,人生之所以值得过纯粹是因为它是人生。也许上述的信条应该改写如下:未经审视的青春不是真正的青春,而是未老先衰。也许还可补充的是,以批判理性( critical reason )为基础的自我诘问哲学特别适合在其中一个人生阶段钻研:古罗马人称这阶段为“青年后期”( adulescentia ,介于十六至三十岁之间)。很多希腊和罗马的贵族当然不吝于花大钱聘请最好的哲学家当儿子的家教,但他们也预期着儿子最终会从哲学转向更严肃的关注(如谋生之道和成年人的责任)。

 

生命把一切活着的东西投入风险、危险与不确定性之中。生物体总是徘徊在机会与灭绝的接壤处。虽然所有生命无不脆弱,但人类(基于天性)又比任何其他物种更暴露在危险之下,因为我们是住在开放的可能性里(包括灭绝的可能性),并找到一个方法把这开放性转化为自觉的知识。在一个基本的层次上,知识起源于人类对周遭世界的新奇与陌生的响应,以及我们内在世界的需要。就像对人类幼儿那样,世界对智人种( Homosapiens )来说永远都是新奇和陌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