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_面部色诊初探

 思明居士 2018-04-05

色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望诊是中医的基本诊法之一。《黄帝内经》中有关色诊的内容极为丰富,论述甚详,色泽的变化及其基本特征是在不同疾病情况下。随着个体差异而产生的特殊变化,本文根据《黄帝内经》原文精神,探讨面部色诊问题,以期达到临床诊治疾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_面部色诊初探

1、辨病性,观正气、面部色诊为先

面部色泽的变化可以反映正气的盛衰以及邪气的进退情况。色泽的变化以面部最为明显,因为心之华在面,心和其它脏腑的精气通过经脉的联系而上荣于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

黄帝内经_面部色诊初探

在生理情况下,我国正常人面色红黄隐隐、明润而含蓄,这种常色随禀赋的不同、地域的差异、工作条件的优劣等因素而有偏白、偏黑、偏黄、偏赤的差别。在病理情况下,面部颜色的变化主要有青、赤、黄、白、黑五种。五色的不同可以反映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如《素问·举痛论》指出:“视其五色,黄亦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在其它篇章还进一步论述了黄与赤虽同主热证,但二者表示的热势不同;青黑同主痛证,在痛的程度上又有轻微与剧烈之别。

面部色泽的变化可反映五脏疾病,按照《黄帝内经》原文精神,白色多为肺病;黄色多脾病;赤色多心病;青色多肝病。黑色多肾病,所以在诊治疾病时首先应注意望面部色泽以确定病性。当然,色泽的变化是以整个面部而言的,色泽反映于面部并非绝对均一,只是相对的一致,并且随病情的轻重程度而变化,即面部色泽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暂时地、相对地稳定性。

黄帝内经_面部色诊初探

在五脏感受病邪情况下,面部色泽是以某一部位为中心呈放散性地分布。《素问·刺热论》中有:“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弃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亦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五脏热症均以赤色见之,由于受病脏腑不同而出现于面部的部位也不同,色泽必以此为中心放散到与其相邻近的部位以至波及到整个面部。

《素问.痪论》中有:“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瓜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搞。”同为热邪,五脏病证表现在面部的色泽不同、兼症迥异,根据五脏病表现的色泽及兼症的不同,在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尽管面部色泽变化以相对一致者较多见,但在某些特殊或复杂病症时,面部色泽的变化也较为复杂,如黄白相兼、或青赤相合、或黑白相混、或如盛妆而独现于面部等等,面部的相兼色既可诊断疾病,也可判断生与死候,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黄帝内经_面部色诊初探

2、审病位,定脏腑,

面部分部色诊在后、面部分部色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按照《灵枢.五色》篇分法:另一是按照《素问.刺热论》的分法。以前一种划分法应用较广,后一种一般仅作临床参考。

五脏受邪不同,色泽表现的部位就不同;也有同一脏腑,在不同的病程表现于面部色泽的部位也有差异;既是同一脏腑,同患热证,面部色泽表现部位也不尽相同。象肺患热证,一为右颊,一为舌土。只有结合五脏在面部色泽分布特征,患者病情,去寻找部位的变化规律,至于六腑、四肢百骸、三百六十五络等在面部的分部,多依据《灵枢、五色》篇分法。

五脏在面部色泽分部只能是相对部位,不可能局限在某一部分或区域。《素问、刺热论》中的右颊先赤、颜先赤、鼻先赤、右颊先赤、颐先赤、面先赤、颜先青等,都是指相对于整个面部色泽而言,有先必有后,至于后为何部位原文虽未论及,但可推断先出现色泽变化的部位必影响到与其邻近的四周部分,然后影响到远离它的其它部位。

3、利用五脏开窍的理论诊断疾病

原文论述较多,应用也广,除脾开窍于唇四白多诊断脾病外,口、耳、鼻、舌既可诊断与其本身相联系的内脏疾病,也可诊断其余四脏以及全身性疾病,因为其与五脏各有相联系的经络部位及反应点。但多侧重于目诊肝病、奔诊脾病、耳诊肾病、舌诊心病,须结合临床,才能诊断准确。

黄帝内经_面部色诊初探

4、详病情,分部位

面诊与分部色诊须合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面部是其中一部分,面部这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又是由隶属于面部的各个局部组成,所以人体有病必然会反映于面部或面部各个小区域。从上可得:面部色诊是面部分部色诊的基础,面部分部色诊是对面部色诊的补充。面部色诊可以确定病邪性质和正气的强弱,面部分部色诊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确定病位,二者相益为彰,互为补充。中医色诊有许多独到之处,《黄帝内经》在望色时以明堂(鼻)作为重要的色诊基准部位,(也有以其它部位为基准的)后世多遵从之。明堂位于面部正中,望其色泽的变化可以测知病变,但这不是唯一的望色部位。

如果有“斑”烦恼的朋友,可以加微信:aitaiyang94,分享专业的中药祛斑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