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育孩子不是在维护精密仪器——宝宝疝气是哭出来的吗?

 好文章的保存处 2018-04-05


门诊经常被问及宝宝的睡眠困难问题,宝宝抱着睡得好好的,一放床上就哭闹,王医生怎么能让宝宝好好睡觉呢?其实宝宝的安稳睡眠和家长的带养方式密切相关,新生宝宝一哭就抱,抱起还抖,“亲爱的小宝贝,不要哭,不然要哭出疝气的”好吧!疝气或许还没哭出来,宝贝的睡眠坏习惯已经养成了,家长的怀抱已经成为TA安全的港湾,小床逐渐成为家长纠结的苦恼!


聊聊这纠缠的矛盾体疝气”,或许能让您有所领悟,茅塞解开。

疝气上海话又称“小肠气”,宝宝疝气最常见的为脐疝和腹股沟斜疝,疝气是一种先天缺陷,其主要原因是宝宝的腹壁组织发育薄弱,腹腔内容物(肠、腹膜、大网膜等)通过腹壁薄弱部位向腹外突起形成。宝宝哭闹、屏气用力运用腹压时疝气突起会更加明显。


所以小儿“疝气”是有因有果的,如果宝贝的腹壁组织先天发育完善,再哭闹也哭不出“小肠气”。

脐疝

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婴儿脐疝。俗称“气肚脐”,为先天性,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由于胎儿阶段脐带从腹壁穿过,是腹壁一先天性薄弱处;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缺损,在医学上称为脐环。当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容物,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腹壁皮肤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

脐疝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脐部可见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做增加腹内压动作时(如哭闹、站立或用力时)肿物会增大而紧张。以手轻压脐部包块时可使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并可闻及气过水声,亦可摸到未闭的脐环或疝环,儿童脐疝的直径多为1cm左右,2~3cm者罕见。脐疝多无自觉症状。


脐疝一般在宝宝6月龄左右会自行愈合,家长可以使用脐疝腹带促进腹壁早期修复,个别疝环大于2厘米的宝宝愈合不良需要在1周岁左右手术修复。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男孩多见,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的发病原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后者的发病原因除了腹股沟部有先天性缺损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发育不全起主要作用。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腹股沟管生理掩闭机制缺陷亦是腹股沟斜疝的重要病因之一。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为是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斜疝的男宝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阴囊增大,腹股沟部有隆起,女宝则表现为大阴唇上方阴阜部位突起肿块,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


腹股沟斜疝的宝贝腹肌随着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一岁以下婴儿可暂不手术,一岁左右应该进行手术修复。

宝宝疝气可突起可回纳,继续随访观察,如果疝气发生嵌顿一定要急诊就医,急诊手术。所谓嵌顿疝以斜疝多见,表现为疝块突起无法回纳,肿块紧张发硬,明显触痛,宝贝哭闹不止。嵌顿内容物如为大网膜时,局部疼痛较轻微,如为肠袢,局部疼痛明显,还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表现。


宝宝“疝气”哭闹是诱因,先天腹壁薄弱是原由,先天缺陷的发生的几率为极少部分,大部分宝宝出生是发育完善的。


疝气不是哭泣,光靠“哭”,不成“气”。家长放松心态,不要闻哭惊慌,科学面对小儿“疝气”,你们可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