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科学的健身流程是什么样的?

 倪文彬 2018-04-05

谢要答题。

结论:当然有一套科学的流程。

健身是一个大概念,对于老百姓而言,健身就是去运动一下,身体好、心情好就是健康了。

而对于专业运动员,健身要细分专业种类,比如一样玩杠铃,又分外健美、力量举、大力士比赛。

一、普通运动流程

拿减肥这件事,你可能做会儿拉伸、慢跑一下,然后开始训练,可能就30-60分钟结束,结束以后做些放松或者不做,直接去洗个澡上班。这也就是普通人以为的训练流程:热身,训练,放松。这看起来很简单,很合理,很科学,大家现在普遍容易接受这个训练流程。很多年都好像都没有多少人对这个流程提出一些问题。

二、伤病的产生

但实际上,训练几年以后,很多人跑步时间长了膝盖开始疼,练卧推时间长了肩膀开始疼,练深蹲时间长了腰开始疼。

于是他们疑惑,膝盖疼怎么办?腰痛怎么办?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有人开始训练停滞,留下病根。并且跟人说跑步伤膝盖、深蹲有问题,会伤腰椎之类的话。

三、根本原因是什么

1.如果我们不练肌耐力,就维持不了基本的动作质量,容易在疲劳时将体态不平衡放大,结果就是某个关节负荷过大,出现慢性损伤或急性损伤。

2.我们如果不花一点时间去练腰腹,造成躯干稳定差,身体关节形成不了良好的支点,发力不稳定,力量无法最大化。

3.如果我们体态不良,天生有再好的肌耐力维持了一个错误动作,最后还会导致慢性损伤和停滞,而且体态不良会导致力量传导不顺畅,力量训练和爆发力不足,反正一句话,普通人常常都这样。

四、科学基本训练流程

最初,进行体态纠正训练,让自己的身体基本平衡,让关节不会出现负荷过大的现象,力量不会脱节。

接着,学习基本的动作模式,比如爬、走、蹲、跑、跳、停、悬挂、推、拉、举。在动作模式学习过程中学会控制身体与稳定身体。只要动作模式正确,肌肉就可以充分参与训练,训练效率就会高,效果也会更明显。

建议,这些动作模式学习应该是用自身体重训练,不能过早使用外来负重,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动作整合过程,如果外来负重提前介入,会导致你的错误放大,你要花更长时间去纠正,反而得不偿失。

动作模式熟练后,开始进行肌耐力训练,把动作模式融入到肌耐力训练动作当中去,以确保动作正确的前提下进行肌耐力训练。这样的肌耐力才能保证训练动作高质量持续下去。

于是,你才能向最终训练目标前进。再往后,你想减肥、健美或塑形,就能很轻松就实现了。

五、总结一下

第一步、纠正体态

第二步、局部动作模式建立

第三步、运动动作模式建立

第四步、按组次强度去训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