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方法 3.5-5.0MHz,患者取平卧位,用二维常规腹部扫查,辅以彩色多普勒,必要时经阴道超声检查。 先常规检查胎儿及其附属物情况,再重点观察胎盘的位置、厚度、形态、回声特征; 胎盘与子宫肌层的边界,子宫肌层的厚度,胎盘后间隙( 子宫肌层低回声带) 是否存在,胎盘内有无液性暗区; 子宫浆膜层和膀胱壁浆膜层高回声带的完整性; 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胎盘实质内及胎盘后方血流情况。
临床上依据植入程度分三种类型: ⑴植入较浅,胎盘仅与子宫肌层接触。 ⑵植入较深,胎盘绒毛深达深部肌层。 ⑶植入更深者,胎盘绒毛穿透宫壁肌层,常侵入膀胱或直肠。 这三种情况分别称为: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穿透。 产前难以区分这三种类型的胎盘植入。通常需要产后组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区分。
产前超声表现 A.胎盘增厚,胎盘内血池异常丰富,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内见云雾状回声,呈翻滚的“沸水征”,称之为“胎盘漩涡”,是由于胎盘侵蚀肌层内小动脉,动脉血流直接向胎盘内血池开放,高压力的血流在血池内快速滚动而形成。 B.胎盘下肌层局部菲薄,甚至消失,有时仅见浆膜层线状高回声,胎盘后间隙消失。 C.彩超显示胎盘漩涡近子宫肌层处血流丰富,漩涡中部因血流缓慢无明显血流信号,宫旁血管扩张。
产后超声表现 A.宫腔内见团状高回声胎盘声像,内无漩涡结构。 B.高回声胎盘下肌层菲薄,甚至直达浆膜下都无正常肌层回声,胎盘与肌层界限消失。
二、B-FLOW: 利用红细胞散射成像,其敏感性高于CDFI,不受血流方向及速度的影响,对慢速血流敏感。
中、晚孕期胎盘植入超声表现: 1. 胎盘内多发腔隙形成(该征象对胎盘植入诊断敏感性高,达80~90%,且阳性率低,特别是中孕期出现时该征象与其他特征相比敏感性最高):或称“瑞士奶酪征”、“虫蚀征”,是胎盘植入最重要的超生表现;其发生机制是胎盘植入肌层时肌层内小动脉直接向胎盘绒毛间隙开放,绒毛间隙长期暴露于高脉压血流中,引起胎盘隙状结构,CDFI某内可见紊乱的漩涡状血流信号;特别是4个或4个以上这样的扩张血管腔隙,与胎盘植入的相关性几乎100% 2.胎盘与肌层或组织的界限不清 3. 胎盘后方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厚度<> 4.胎盘与肌层间、胎盘后方肌层内血流丰富、膀胱壁血流丰富 5.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后间隙可能由子宫底蜕膜层的血管扩张形成 6.子宫浆膜层-膀胱线的异常表现:包括子宫浆膜-膀胱线中断、增厚、不规则,血流信号增加,静脉曲张,胎盘凸向膀胱后壁等,这一征象诊断胎盘穿透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二维超声表现 1、胎盘后间隙消失 正常的胎盘后低回声间隙消失,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变薄,与胎盘分界不清,最薄处< 1 mm; 正常情况下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层之间表现为低回声的带样间隙,是由于基蜕膜的血管扩张形成的,发生植入时此血管间隙消失,但此超声 表现在正常的前壁胎盘孕妇中也可出现,因而当此征象单独存在时,其预测胎盘植入的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就会较低,也有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胎盘植入时胎盘与子宫肌层或者与宫颈组织之间分界不清晰,或子宫肌层回声消失,胎盘达浆膜层,有研究证实胎盘植入患者的子宫肌层最薄处< 1 mm 时,其诊断价值与胎盘陷窝相当。 2、胎盘陷窝形成 胎盘实质内见形状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从胎盘基板到绒毛膜板的全层都能观察到,边缘不规则,内见细密点状回声飘动,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探及高速湍流低阻力指数的血流频谱,又称作“胎盘陷窝”。胎盘陷窝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由于胎盘绒毛侵蚀肌层内小动脉管壁致使动脉血流直接向胎盘内血池开放,高压力的血流在血池内快速滚动而形成。在各项超声图像的诊断标准中胎盘陷窝是最有诊断价值的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①胎盘实质内的胎盘陷窝边界不规整,直径>1.0cm,见细密点状回声滚动,CDFI 显示有些陷窝内可探及血流信号,有些无明显血流信号,可能因血流速度较为缓慢所致; ②膀胱后壁与子宫前壁浆膜交界面出现丰富血管,可见血管桥形成。
超声检查局限性 (1)当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时,因为孕妇体型、肠道积气及骨骼的影响, 使超声波的穿透力降低或反射波增加,而对病变观察不清; (2)无法明确胎盘植入肌层的深度; (3)无法准确判断胎盘植入肌层的部位,且操作者的经验对胎盘植入的检出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既往,胎盘植入超声诊断的经典描述为“奶酪征”。然而,不同类型的植入,其声像图特点不一。也许几种超声征象均存在,常见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所致植入型和穿透型胎盘植入,也许只出现其中之一或部分超声征象。理解胎盘植入形成的声像原理,对于理解其声像图的形成及诊断不同类型的植入至关重要。
植入时,绒毛对肌层血管侵蚀破坏,使高脉压的子宫肌层弓形动脉对胎盘实质形成冲击,形成了超声可见的涡旋样的丰富血流信号,重者,胎盘实质的破坏,形成“奶酪征、沸水征”。所有声像图的形成均基于这一原理。植入面积、深度、累及血管的数量、部位等的不同,则形成了以下超声征象。
1、胎盘后低回声带消失。 2、胎盘陷窝,内可见高速血流,“奶酪征、沸水征”:不仅具有高的准确度且能敏感地提示植入的严重性。 3、“膀胱线”可中断或消失。 4、胎盘基底部异常的血管:弓形动脉走行呈节段性血流信号中断,呈簇状、团状血流,其内为高速低阻,甚至动静脉瘘频谱。典型者可见与胎盘内“奶酪征、沸水征”相连通。 5、跨界血管:膀胱充盈时可观察到子宫壁上呈“梳状”穿支血流。 6、宫颈形态可部分或全部消失,代之为血窦,其内为高速低阻,甚至动静脉瘘频谱。 
(子宫肌层弓形动脉对胎盘冲击,形成了超声可见的涡旋样的丰富血流信号。 其内为高速低阻,甚至动静脉瘘频谱。) 
(术中子宫前壁下段8X5cm胎盘不剥离,徒手剥离) 
(孕34周超声检查,低回声带清晰可见(箭头处),孕37周剖宫产证实无植入(凶险型前置胎盘,一次剖宫产史),) 
(低回声带大范围消失,弓状血管紊乱。 (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前壁下段膨隆明显,血管怒张到膀胱后壁,膀胱后壁表面腹膜糟脆,多处活动性出血。子宫全切。病理:植入浅肌层,深度<1/2)。) 

(沸水征(动态超声可见喷射状液体流动) (无剖宫产史,宫腔多次操作史,边缘性前置胎盘,术中见胎盘与子宫壁广泛粘连,后壁下段植入)) 
(“膀胱线”中断) 
膀胱壁“梳状”穿支血流。 (凶险型前置胎盘,32周,术中植入前壁下段,局部穿透,分离时膀胱破裂)。 
(经腹:宫颈形态部分消失,血窦。) 
经阴道:宫颈形态部分消失,血窦。 (凶险型前置胎盘,35周,术中见下段胎盘附着处子宫表面浆膜层明显外凸,局部仅剩浆膜层,植入部位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宫颈和后壁。植入面积约2/3,膀胱镜见后壁粘膜面血管丰富,怒张明显。) 
(宫颈形态消失,血窦(无剖宫产史,宫腔操作史,完全型前置胎盘,术中诊断完全性胎盘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