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创作中“意在笔先”的理论可行吗,看看古人的书法创作观

 回归9480 2018-04-06

书法创作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在内心来说总有一种神秘感,尽管是临了多年的帖,但是一到放开手脚去创作的时候,心里感觉到没底。到底该怎样进行书法创作呢?是想好了再下笔写,还是什么也不想就顺其自然地写?我们在心中有一种困惑。其实古人在书法创作观上是有一定的探索的。

最流行的是“意在笔先”的理论。这种观点王羲之说过,孙过庭说过,欧阳询说过,其中讲的最详细的是唐代的韩方明,他在《授笔要说》中说:“夫欲书,先当想,看所书一纸之中是何词句,言语多少,及纸色目,相称以何等书,令与书体相合,或真或行或草,与纸相当。然意在笔前,意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想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与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则非谓能解也。”“意在笔先”的理论走到极端,要求把点画、结体和章法一切都设计好了。

古人的第二种创作理论是“澄怀观道”。强调创作时要忘记一切,忘记的目的是“澄怀”,澄怀的目的是“观道”,让“道”在一片澄明的心境之中毫无挂碍地自然呈现。这种理论与“意在笔先”的理论正好相反,它主张放弃构思,让思想感情和笔墨技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就如苏东坡所说:“心忘于手手忘笔,笔自落笔非我所使。”东汉蔡邕业所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散怀抱就是要求忘记一切,即“澄怀”。

古人除了以上两种书法创作观外,还有一种叫做“心手相师”的理论。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提出的,他在观看完怀素创作后写了一首诗:“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这首诗传达出“心手相师”的理论,它不同于“意在笔先”的理论,因为创作的结果在创作之初书者是不知道的,它是“心”和“手”不断交流、不断磨合、不断调整的过程。

心手相师的创作观,强调创作的时候随机应变,强调当下。落笔的效果反馈给书者,书者马上在意识上做出调整,接着再去写下一笔,然后再反馈给书者,书者在意识上再去作调整,再接着去写下面一笔......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表现、反馈、调整与在表现的过程,所以在它也是反对“澄怀观道”的。

以上是古人的三种书法创作观,相比之下“心手相师”的观念综合了“意在笔先”和“澄怀观道”的优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