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一册 前言

 dllkvip 2018-04-06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此,从古至今的有识之士,无不深知读史的重要性。可是,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正如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所说:“自从司马迁、班固以来,史料庞多繁杂,即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时间读完,更何况日理万机的君主,又哪里能有时间读完呢?”于是,司马光接着阐述他编写《资治通鉴》的初心,他说:“我自不量力,想要删除史籍中繁杂冗长的部分,摘拣其中关键精华的部分,专门选取那些关乎国家兴衰,影响百姓休戚,善可以作为法度,恶可以作为借鉴的内容,编纂成一部编年体史书,以使其先后顺序清楚,内容精简明晰。”

 

司马光耗费十九年之心血,在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的协助下完成这部《资治通鉴》,自是对中华文化的无量功德。千年以来,学者亦毫不吝啬于对其人其书的高度赞美。然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时主要是以征引史料和编年纪事为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存在一定阅读障碍,这就给后来者留下了继续加工完善的空间。这种继续加工又可分为两种方向,一是对《资治通鉴》的人名、地名、事件等加以注释,其中以胡三省的注为代表;二是对《资治通鉴》中涉及的若干人物和事件进行点评,其中以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为代表。自民国普及白话文以来,读者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日益下降。今天,即便是许多高级知识分子,不但对阅读《资治通鉴》的原文深感困难,就连阅读胡三省注和王夫之论也同样困难。于是,世面上又出现了各种新的加工版本,有些是将《资治通鉴》译成白话,走的还是胡三省路线;有些是将《资治通鉴》中涉及的若干人物和事件进行点评,走的还是王夫之路线。但若要说像姚尧这般耗费心血、详尽注释评论《资治通鉴》全文的书,不但前无古人,只怕今后百年内也少有来者。怎么知道《姚尧精读资治通鉴》耗费心血之巨呢?以您现在手中拿到的《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一册为例,全书共19.6万字(不含标点),其中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原文仅2.6万字,白话是4.4万字,姚注是4.8万字,姚论是7.8万字。姚尧以逾六倍的篇幅来翻译、注释、评论《资治通鉴》,名曰精读,其实就是再创作。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的内容分为原文、白话、姚注、姚论四部分。就翻译白话而言,工作量最大的是地名,对此姚尧主要是参考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本地图集亦是堪称无量功德的宝典,建议读者读史时务必备一份以供随时参阅查询。姚注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对原文中较生僻字词的注音和释义,第二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注释。如《资治通鉴》开篇有句话是说:“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把它翻译成白话就是:“如果季札担任吴国的国君,那么开国祖先吴太伯的祭祀就不会中断。”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并不复杂,可是绝大多数读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仍然是肤浅含糊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季札是谁,也不知道他不担任国君又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姚尧在“姚注”中将季札的身份以及他多次拒绝国君之位的经历作了详细阐述。唯有如此,读者才能明白这句话究竟是在说什么。至于这句话说的对或不对,那就是在“姚论”中详细讨论的内容了。在网上读过本书连载的读者都有一致共识:姚论才是本书精华中的精华。

 

《资治通鉴》上起公元前403年,下至公元959年,记录了从战国至五代间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姚尧以对其每三卷的解读为一册书,故《姚尧精读资治通鉴》全套共98册。本书《战国变法》为《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的第一册,对应《资治通鉴》原书的第一、第二、第三卷,记录的是从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98年间的历史。

 

变法,是这段历史的主旋律:先是魏文侯、李悝在魏国变法,接着是楚悼王、吴起在楚国变法,秦孝公、商鞅在秦国变法,韩昭侯、申不害在韩国变法,齐威王在齐国变法,燕昭王在燕国变法,赵武灵王在赵国变法。各国变法虽皆曾一度富国强兵,但大多都是人亡政息,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因其改革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遂使秦国不但实力强大,而且经久不衰,为日后兼并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之后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这段历史还有一条副旋律,就是纵横,即以苏秦、公孙衍为代表的六国合纵,和以张仪为代表的与秦连横。然而纵横之所以只能成为副旋律,而不能成为主旋律,是因为外交只是内政的延续,一切外交都必须以内政为基础。纵横家们的往来穿梭看似热闹非常,可是以长期的眼光来看,都无法改变秦国愈来愈强,而东方六国最多只能一时闪耀,但很快就如流星般逐渐陨落的命运。因此,奠定秦国帝业基础的,是商鞅而不是张仪。没有张仪,秦国迟早也能兼并六国,而没有商鞅留下的基础,张仪所能获取的成就会相当有限。

 

本书能够顺利出版上市,姚尧需要感谢的人有很多。首先,我要感谢海天出版社的聂雄前社长,是他长久以来不厌其烦地鼓励我写书。最初,我对于写书是犹豫的,因为从稻粱谋的角度而言,在中国写书真的是不挣钱,而为迎合市场销量去写那些庸俗无聊的快餐读物又非我之所愿。幸运的是,聂老师给我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且还不等我主动说明,就打消了我所有的疑虑。聂老师告诉我,无论我写什么、写多久、怎么写,他都会帮我出版,而且是以最高的版税帮我出版!在当时,姚尧的微信公众号(ID:yaoyaostrategy)其实只有一两千粉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社会身份和名气。我不敢说聂老师当初选中我是慧眼识才,但我真的很感谢他为我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风险。自2015年七月的首次约稿以来,我时写时停,其间更换过多个选题,直到2017年六月才定下来写《姚尧精读资治通鉴》,再到本书第一册顺利出版上市,不知不觉已经将近三年了。其次,我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刘婷女士,无论是对本书内容的审稿、编辑和校对,还是对本书的版式设计、封面设计,都能看出她耗费了极大的心血。除此之外,出版流程中还有很多我至今都不了解或者说不清楚的环节,但我知道,刘婷女士为了使本书成为能够长期流传和值得收藏的精品,她是在何等的精益求精。

 

感谢完了本书的出版方,我还必须感谢本书写作时陪伴我的读者们。姚尧之所以敢说这套《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不但前无古人,而且极有可能后无来者,是因为其间的工作量实在太恐怖了。以姚尧现在的写作速度,每周末更新一万字,则每册书需要17至18周的写作。以此推算,每年只能写3册,写完全套98册需要三十三年,这是何其浩大的工程!这不是发个宏愿就能解决问题的,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键盘,一句话一句话地反复琢磨。曹雪芹在评价自己写《红楼梦》时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那么,三十年的字字是血又是何等的辛苦呢?所以,姚尧真诚感谢读者们一路相随的陪伴,你们是我在漫长写作生涯中的动力和慰藉。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一下中国股市,虽然它让无数股民痛不欲生,也曾让姚尧心如刀割,但终究是中国股市解决了我的基本生计问题,让我可以不用去社会上打拼,而是躲在书斋里做学问。更关键的,虽然许多粉丝都说现在关注姚尧主要不是为了看股评,但终究是写股评才让姚尧去开通微信公众号,才让姚尧有了第一批粉丝,从而让姚尧有幸结识那么多曾帮助我、支持我、陪伴我的好朋友。所以,行文至此,我们也顺便感谢一下微信,感谢一下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在这套《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中,姚尧除了翻译和注释司马光的原意外,也指出了司马光的许多历史错误,批评了司马光的许多历史观点,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姚尧不尊重司马光这个人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丰功伟绩。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个人都有其局限性,司马光是如此,姚尧当然也是如此。虽然姚尧自信地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人敢像姚尧一样去挑战如此浩大的工程,但亦绝不意味着姚尧认为自己的这个版本就尽善尽美。我确信,未来会有很多读者发现姚尧的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姚尧看待司马光一样。因此,姚尧真诚地欢迎读者提供反馈意见,让我能够持续修正自己的错误。这本书,将来肯定还会有第二版、第三版,也许,我的一生都将不断修改完善这套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