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明这些扫墓祭祖的习俗,你都知道吗?

 黄建新图书馆 2018-04-06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主打”风俗习惯,古今亦然,崇明亦是,从明代到解放后编纂的多部县志中均有记载,只不过崇明人俗称“上坟”,1989年版《崇明县志·风俗》:“清明,祭扫祖坟,名为‘上坟’。” 


上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旧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规模与方式有所区别。属多数的平民百姓,去祖坟除草、添土、祭祀、礼拜,表崇敬并祈求保佑,过程简单易行。若是新去世的先人,则由妇女哭泣哀悼。

 

小康之家及大户人家的上坟,则显得繁复了些。

 

先一天,一应准备停当。清明那天,一家老少携带锄头镰刀、桌子杯筷,以及祭品,诸如菜肴、老酒、青团、糖果、线香、纸钱各物出发。


 

来到墓地后,先铲除杂草,清扫垃圾,往坟包上添土,使成面目一新。这是为什么呢?一年中难得上坟,崇明气候温和,墓地难免杂草丛生,加之经历了无数次雨水冲刷,坟头变得低矮,如不除草加土,长此下去,有朝一日恐怕认不出祖宗的坟茔了。而除草添土,堆高坟头,犹如为祖宗打扫卫生,修葺住所,让他们生活得更加舒适、愉快,体现了生者的孝敬之心。

 

继而在墓前安放好桌子,点燃清香,摆设祭品,斟上美酒,供逝者享用。


 

估计祖宗酒足饭饱了时,按大小辈份,逐一作揖叩拜。再是焚烧纸钱,意念里供祖宗带回冥府消费。然后取酒一杯,绕纸钱灰环洒一圈,名为“奠酒”。一种说法,这一圈酒具有神力,保护子孙给先祖的钱不被野鬼劫夺。

 

人之常情,扫墓过程中,很自然的回顾、缅怀逝者生前种种功绩,当话及新近过世的亲人时,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昨日朝夕相处,如今阴阳两隔,情不自禁悲从中来,喉头鲠噎,多悲善感的女眷们,更是号啕大哭。此种情景,近年乡下上坟时仍屡见不鲜。

 

崇明扫墓还有二个旧俗,一是在坟包上插白幡,1989年版《崇明县志·风俗》有记载:“清明节这天,多数人家插幡化纸,祭扫祖坟”。二是“贴太平”,将纸剪红字“太平”贴在坟头,祈求天上人间一式的平平安安。这在清人吴澄的《瀛洲竹枝词·清明祭祖》中有载:新蓬圆子祭先茔,冢上添泥贴太平。《瀛洲竹枝词》成书的时间在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可知250多年前,这一风俗就已流行在崇明岛。


 

星移斗转,时代变迁,清明上坟习俗代代传承,行孝义、敬亲长的人本精神未变,只是原先的繁文缛节有所改革。回顾崇明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不懈教育,人们觉悟不断提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起,随着火葬的提倡推广,渐至普及全县,清明上坟不再全盘照搬旧俗而有所革新。

 

曾经留意,自己也曾如此这般,近年上坟,不论是入土为安在自家田地里的,还是入穴为安在陵园里的,祭品大体上青团几个,水果数只,鲜花一束,乡下则奉行传统的纸钱一堆。形式简朴,重在表悼念之情,思念之心。过程中铲除杂草,添上新泥,假如在公墓坟里祭扫的话,则拂去墓碑上的灰尘,末了鞠躬行礼,默默祈祷。


 

一年清明节,原准备上半天回乡下上坟,不料天气聚变,雷鸣电闪大雨如注,左等右等,总不见停。那时交通不便,公交车至二条竖河后,还得步行好几里,又习惯扫墓在清明当天上午进行,无奈之下,只好在城里住所设祭了,双手合一恭请父母在天之灵原谅。这种形式,叫做“遥祭”,县城居民区里多有所见,因天气、客居远方等原因,不能亲临祖宗墓地祭扫,便在居所户外进行,朝着先人墓地方向举香遥拜,追思先人,寄托哀思,恭请享祭。

 

崇明民间流行“前三后四”的说法,是谓清明节的前三天后四天里都可上坟,这是唐宋以来的规矩,算是古为今用,一直沿习至今,着实方便了后人。解放以后很长时间里,清明节是不放假的,好在有这“前三后四”,使上班一族得以在这7天里调剂。

 

2008年起,清明节成了法定假日,执守于清明当天上坟者而言,再也用不着想方设法调班或请假,即能如愿以偿。体现了政府亲民、为民的宗旨,便于各界人士各式人等祭奠祖先、缅怀先人,认祖归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