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论语》的公冶长篇◇桃源客

 我DeShuWu 2018-04-06

学习《论语》的公冶长篇

◇桃源客

此篇中,孔丘通过对一些人的评价诠释了他的处世思想,主要讲了仁德的问题。由于是言论记录,因此内容很零碎,但涉及面宽泛。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孔丘的弟子,据说通鸟语而获罪,孔丘很器重他,认为他虽坐牢,其实无罪,把女儿嫁给了他。

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丘认为南容,在国家有道时,他去做官;无道时,他能免于刑罚。他就把侄女嫁给了南容。这里的道是指国家治理遵循着善政或好政府的原则或法则。

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丘说子賤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无君子,他能跟谁学到那么好的品质啊?言外之意,他是君子。

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孔丘评价子贡时,说子贡是祭祀的用具--瑚琏。这肯定了子贡的才能,但不认为子贡是君子。君子不器。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说冉雍有仁德而不善辩,孔丘批驳道:何必能善言善辩?靠伶牙俐齿与人辩论,常会招致别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能否做到仁,何必去善辩呢?由此可见,孔丘注重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嘴服人。

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孔丘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说他对此事不能确定。言外之意,他对做官没信心。孔丘听到后很高兴。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丘说如果他的礼治德政主张不能实施,他就撑着竹筏出海,那时也许只有子路一个人跟着他。子路听到很高兴,孔丘说子路除了勇敢就再没有长处了。

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孔丘对子路、冉有、赤的才能做了肯定,他们或搞军政,或搞内政,或搞外事都有一定的才干,但是否能做到仁,孔丘没有给予正面回答。

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子贡说颜回能闻一知十,他才能闻一知二,连孔子都感慨到自己和子贡不及颜回聪明。子贡的才干在战国时是公认的一流人才,孔子的名声不及他。可见孔子、子贡的谦虚了。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予白天睡觉,孔丘很反感,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责备他有什么用?并说宰予让他纠正了以前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他听其言而观其行。可见,孔子对于学生的管教很严格,他也在教学相长。

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丘认为他未见过刚强的人,有人说申枨刚强。孔丘反驳道:申枨多欲,他怎么能刚强。无欲则刚,人皆有欲,焉能刚强。

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说:我不想让别人强压我去做事,我也不强压别人去做事。孔丘答道:这不是你能做到的事。

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孔子传授的书乐礼的文章,听后就能学会。但孔子讲授的人性和天道,听到了还是学不会。

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听到知识后,如果还没有在实际中运用,就怕听到新知识。可见,子路真好学、笃行。

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对于文的解读。

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行已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这就是孔丘认为的君子四德。

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是孔丘对晏婴的评价。节俭力行,也是晏婴的主要特点。善与人交,且能久而敬之,就可见晏婴才德之厚了。

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臧文仲藏了一只大乌龟,藏龟的房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斗柱上花水草花纹(这有点类似天子宗庙的样子)。孔丘很生气,说臧文仲这样的人怎么算有智慧呢?孔子认为臧文仲违反礼制,违反礼制的人无智慧可言。

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孔丘认为令尹子文三仕三罢,不喜不忧。能认真交接事务,是忠。陈文子弃齐出走,是清高。这都不是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每次做事要考虑多次,孔丘说二次就够了。三思而行,已成为很好的经验,也许孔子二思就够了。多思,是为谨慎。那些有信仰的人,也许二思就真够了,不用顾虑重重。

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丘对宁武子的评价可谓非常高。

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党,古时500户为一党。乡党一词从这而来。孔丘在陈国游荡,听说鲁国国君招他回去做官,便说了此句。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志向大、行为粗野简单,文章有华彩却不知道去裁剪。孔丘游历列国时受苦颇多,为此他曾有如丧家之犬的自喻。

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孔丘认为: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因此别人怨恨他们的也就少了。

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率直?别人跟他讨点醋,他没有就从邻家去讨点给人。从此处就能看见孔丘这人很个性,算是一根筋的人,且斤斤计较。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表明了孔丘待人接物的态度或做法,个性很鲜明。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回子路孔丘各言其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从中明确地看出孔丘修为之高了。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丘发出如此感慨,古代没有,现在也不会有。至于说自我批评之说,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这算是孔丘对自我的真实评价,这不是什么文化自信,而是基于事实的裁定。

在公冶长这篇中,能看到生活中真实的孔丘,这也许是孔丘之所以伟大的真正原因。因为他是他,而不是别人,一个无法替代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桃源客陕西蓝田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