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107)《公冶长篇》第15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原文朗读】
【注释】

孔文子:姓孔名圉,字仲叔,卫国大夫,与孔子同时代人,比孔子年长,比孔子早死一年。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子”的称号,后人称他为“孔文子”。

:孔圉的谥(shì)号,对人死后功过的评价。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有文德,“”有武功,比如周文王周武王。还有其它的“谥号”,有的褒,有的贬,比如“夏桀、商纣”,还有鲁君鲁哀公的“”。

【白话翻译】 

孔文子是卫国很能干的一个大夫,死后被卫国国君卫出公赐予“文”的谥号,但不少人对他的人品和行为提出质疑,觉得他当不起这个“文”字。子贡也不太服气,便向老师请教。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予‘文’这个谥号呀?”孔子说:“他聪明勤勉,虚心好学,又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给他‘文’的称号。”

【解读】
1.孔文子是个什么人,子贡为什么提出质疑

孔文子是卫国的大臣,与孔子同时代,比孔子早死一年,孔子公元前479年去世,孔文子公元前480年去世。孔子师徒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将近十年呆在卫国,孔子对卫国的感情很深,与孔文子的私交很好,对他的评价也不低。在《子路篇第十三》中,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在《宪问篇第十四》中,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鲩(túo)治宗庙,王孙贾(jiǎ)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其中提到的“仲叔圉”就是孔文子,不仅有外交才能,也有军事才能。

那么孔文子有什么毛病让别人质疑?虽然孔文子有外交和军事才能,但他的人品却有问题。细细考究孔文子一生,他行事荒唐,性格乖戾,家事不修,礼仪不崇,实在与“文”的标准有距离。

在中国人的眼里,“”这个称号太不简单了,比如,西周有“周文王”,春秋有“晋文公”,汉朝有“汉文帝”,清朝曾国藩为“曾文正公”。

孔文子的谥号是卫出公赐予的,连卫出公自己的王位都不名正言顺,他匆匆忙忙赐予孔文子“”的谥号更显得理由不充分,再加上孔文子个人的行为不太检点,招来众人的质疑是必然的。 

2.孔子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只好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做搪塞

子贡问为何赐予孔文子“”的谥号,孔子不好正面回答,只好偷换概念避重就轻,从另一个方面来搪塞。孔子说孔文子有几大优点,“”是勤于政事雷厉风行非常敬业,“好学”是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孔子评价孔文子是从大处来看,而没有计较其生活细节。

3.孔子是一个常人,有时候为了维护朋友或君王的声誉,偶尔也会耍下小聪明

在本章中,孔子为自己的好友孔文子开脱,这说明孔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常人,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高不可攀的仙人,给了我们学圣人的信心。

在《述而篇第七》中,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这段话什么意思?有一次,陈国主管司法一个官员陈司败故意问孔子鲁昭公知不知礼。孔子有可能没做好思想准备,或者明知昭公有违礼之处,但为了维护自己君王的声誉,便随口回答说“知礼”。哪料陈司败是有备而问,等孔子离去后,转而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了昭公不知礼的证据,孔子听闻后,马上说“我真幸运啊,我一说假话,就马上有人指出来”。

4.孔子也曾经质疑过别人“文”的谥号

不仅子贡质疑孔文子的谥号,孔子自己也曾经评价过别人“”的谥号。

在《宪问篇第十四》中,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zhuàn)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大意是,公叔文子把自己的家臣僎推荐给君王,与自己同列大夫之位,这种大度的高风亮节对得起这个“”字了。

在《卫灵公篇第十五》中,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柳下惠是臧文仲的家臣,臧文仲明知柳下惠的贤能,却不推荐他同列大夫之位,与公叔文子相比气量太小,有点对不起“文”的称号。

在本篇《公冶长篇第五》接下来的第18、19和20章,继续评价臧文仲、令尹子文、陈文子和季文子的“”。

在《宪问篇第十四》中,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评价臧武仲的“”。子曰:“晋文公谲(jué)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评价晋文公的“”。

5.子路的死与孔文子家也有直接关系

为了让大家加深对孔文子的了解,也为了多学一点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我们结合子路的死因,把有关卫国政局和卫国君王以及孔文子家族的复杂关系梳理一下。

孔文子娶了卫灵公的女儿为妻,当了卫国太子蒯聩的姐夫,太子蒯聩与卫灵公的宠妃南子不和,想要刺杀南子,事情败露后逃到了卫灵公的死敌晋国。孔子师徒周游列国进入卫国三次,前两次的君王都是卫灵公,孔子第二次离开卫国不久,卫灵公死了,因为太子蒯聩叛逃到了敌国认贼作父,国人便拥立他的儿子辄为君,是为“卫出公”。这时候,蒯聩在晋国的帮助下,在晋国成立了流亡政府,也宣称自己是卫君。这样卫国就有了两个君王,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孔子第三次回到卫国,一直呆了四五年,就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该承认谁呀?吃着卫出公的,喝着卫出公的,但孔子仍然认为卫出公名不正言不顺,气得子路说老师太迂腐了。

孔子68岁从卫国返回鲁国,子路刚开始在鲁国跟着冉求在季氏家当差,后来又去卫国辅助孔文子。这一年孔子72岁,孔文子死后,卫出公赐予孔文子“”的谥号,子路继续辅佐孔文子的儿子孔悝。这时候时局发生了巨变,蒯聩偷偷潜回国找到了姐姐,与姐姐密谋控制住了外甥孔悝,里应外合一举把自己的儿子卫出公赶出了国,夺回了君位。在这次战斗中,子路觉得自己既然辅佐孔悝,当然要尽忠了,所以他义无反顾去救孔悝,结果被杀死在乱军中。孔子听到噩耗,悲痛欲绝泣不成声。

与卫国这段历史背景有关的章节,除了上面提到的几处,在《论语》中还有不少,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把他们都列出来,大家好好参考一下。

在《述而篇第七》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这一大段话到底在说什么呀?孔子师徒第三次回到卫国,此时卫国内外有两个君王,弟子们不清楚孔子承认哪一个君王,最后推举会说话的子贡去探老师的口风。

在《子路篇第十三》中,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这段话更长,刚开始子贡问孔子,孔子的回答不明确。子路是个直性子,憋不住直截了当去问老师,意思是,我们吃卫出公的,喝卫出公的,花卫出公的,那你到底支不支持卫出公?你总得明确表个态啊!孔子回答说“父亲还在,你卫出公名不正言不顺啊”,子贡一听就急了,你怎么这么迂腐呀!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你就不会迁就迁就啊!孔子也急了,然后连续说了好几大段道理。果不其然,几年以后,卫出公被赶出了国,后人给其谥号“出”。

6.这段对话发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

说了这么半天,可以确定这段话发生的时间了。孔子当时72岁,这一年孔文子刚死,他的儿子孔悝刚刚接任大臣之职。当时子路正在卫国,先辅佐孔文子,孔文子死后,子路又在辅佐孔悝。当时的国君还是卫出公,子路是站在卫出公和孔悝这一边的,他不听别人的劝,返回去救孔悝,结果在战斗中被杀了。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好了,绕的圈太大了,该把思路拐回来了,学习了这一章,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呀?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发现孔子也是一个常人,他为了维护自己朋友的声誉,偶尔也会耍一下小聪明。其次,孔子评价人的大原则是抓大放小,不因人的小瑕疵而否定他的大功绩,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其三,我们也记住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个人很大的优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