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名人与犍为:智者邵伯温

 zqbxi 2018-04-06

 在犍为县的城南黄花冲(今名红花冲),埋葬着一位智者,已经在这里长眠了一千年。他,就是精通风水的邵伯温(公元1056年—1134年)。

  说邵伯温是位智者,不仅是因为他能按照父亲的指示,来到四川当官、避难,直至隐居,而且他所埋葬的地方也是最佳风水位置。

  因为邵伯温的关系,他们一家父子四人,都与犍为发生了很深的关系,为犍为的历史文化底蕴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避难四川

  邵家和犍为的关系,得从邵雍说起。今天犍为文庙里的诸多孔门雕塑,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他是唯一的布衣而得以从祀的,他就是邵雍(公元1011—1077年),即邵伯温的父亲。

  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宋著名的一代理学大师、哲学家,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并称“北宋五子”,亦称“邵子”。宋仁宗嘉祐、宋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皆不赴。他创立了“先天学”,认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邵雍与司马光、二程、苏轼等交好。司马光兄事邵雍,是有名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邵雍精通易学,好预言,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今天街上算命的一些东西都是挂着他老人家的名头。有名的诗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就是他的作品。

  邵雍贫穷,结婚很迟,45岁才生下邵伯温,所以有诗《生男吟》

  我今行年四十五,

  生男方始为人父。

  鞠育教诲诚在我,

  寿天贤愚系于汝。

  我若寿命七十岁,

  眼前见汝二十五。

  我欲愿汝成大贤,

  未知天意肯从否。

  邵雍临死,主要给儿子邵伯温交待了两件事:一是自己要葬在先人之旁,二是要邵伯温去四川:““世行乱,蜀安,可避居”。邵雍死后,被追谥为“康节”,邵伯温请程颢为父作了《墓志铭》。事后证明,邵雍果然有先见之明。

  司马光等有名于当时,亦屈名位辈行与邵伯温为“再世交”。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反对新法,司马光入相。司马光曾经想推荐邵伯温,未果而薨。朝廷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的推荐,特授邵伯温为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司马光死后,儿子司马康年幼,高后同情他,调邵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导成长。

  宋哲宗绍圣初,章惇为相。他是邵雍的学生,欲用邵伯温,但因政见不同,邵伯温却不往,后来出外任职,以躲避章惇。

  宋徽宗即位,以日食求言。邵伯温上书累数千言,因为党争,他为高后呼吁名誉,又著书《辨诬》。后崇宁、大观年间,以元符年间上书人分为邪正等,以此书分邵伯温在“邪”等中。他出监华州西岳庙,久之,知陕州灵宝县,徙芮城县。不久,母亲去世,去官丁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当童贯为宣抚使时,许多人没有廉耻争出其门,但是邵伯温听说他来,故意出他州避之。

  据宋·周煇《清波杂志》载,后来有人问其孙邵溥:“康节知数,公所闻如何?”邵溥回答:“无他语,临终但云:‘丁未岁子孙可入蜀’。”

  因为父亲临死的嘱托,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丁未年),他带着全家到了蜀地。后来他在蜀地长期任职,做了许多好事,比如知果州时,请罢每岁输泸南诸州的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当时的运司还要继续收取,资以它用。但因邵伯温坚持,最终罢之,切实减轻了百姓负担。此外,他还歌颂果州是“小成都”,至今为南充人民不忘。

  后来他先后被任命为兴元府、遂宁府、邠州等地的地方官但都不去,擢为成都府路提点刑狱(负责司法)。这时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他与成都府利州路兵马钤辖卢法原合谋守剑门,结果史斌不能入剑门,“蜀人德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