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都是生活中的幸存者

 fentouge 2018-04-07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幸存心理学:如何在绝望中成就自己》


你我皆凡人,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痛苦。有人在经历创伤动荡后重新发现自我,追寻到生命的另一种意义,也有人在经历创伤后,从此一蹶不振,两者的差异在哪里?心理学上将第一种人称为超级幸存者


美国知名心理学研究专家费尔德曼和克拉韦茨采访了许多经历创伤的人后,写出了《幸存心理学:如何在绝望中成就自己》一书,在书中了解这些人超越自我、成就非凡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也告诉我们:为何有些妄想是有益的,为何宽恕有益于身心健康,为何对死亡进行反思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两位作者通过全新的科学发现和临床实验,讲述这些幸存者的故事,使我们从中获得启发,同时给我们以希望:我们不能因为悲剧就从原来充满活力的生活中退缩。


不论我们是谁,抑或需要面对怎样的困境,《幸存心理学》都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应该如何面对生命中所有的挑战。



积极思维的悖论,

积极思维有时候并不能带来美好的生活


 “当一个孩子擅长某项运动时,周围的人总会鼓励他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并非孩子的意愿,而是他人的想法,孩子照着做就好。若是他确实表现出色,那些人又会说他是奥运冠军的苗子。”


马尔滕在他位于鹿特丹的家中这样描述,他当年就相信了大家的话。


“但我现在明白当时我并未看清现实。得奥运冠军完全是异想天开,仅存于大家的幻想中。”


实际上,当时马尔滕已经意识到身边很多人比他更有游泳天赋。家人和朋友明显过高的期待,让小马尔滕不由地感到孤独无助。


马尔滕少年时期患上了致命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游泳生涯戛然而止。


虽然马尔滕癌症治愈的概率只有30%,但朋友们还是告诉他别担心治愈率,而要多关注好的方面。


但马尔腾不这样想,他说:“我和我的朋友对什么是希望的看法完全不同。在我看来化疗和科学才是希望,因此我很怀疑积极思维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小时候,父亲教导我,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我曾非常相信,直到我得了癌症。”


马尔滕继续说道。他没法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坚信只有接受现实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马尔滕的家人对他相当不积极的态度感到忧心忡忡。


出于对现实不那么乐观的考量,他开始不断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比如决心成功活过这个星期,尽量不太痛苦地过完一天,熬过下一阶段的化疗,成功完成干细胞移植手术,这个手术最终救回了他。


三年后癌症痊愈,他重新回到了泳池。


这一次,他决定将帮助他战胜癌症的方法应用到游泳训练中,脚踏实地的同时,放眼未来。


马尔滕说:“我清楚知道自己得世界冠军的希望不大。也知道自己不是游得最快的选手。我必须在训练中加倍努力,才能恢复到生病前的水平,甚至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直接瞄准国际比赛冠军,而是努力赢得一次次小型比赛。”

 

他知道自己并非北京奥运会上实力最强的参赛选手,所以比赛时故意落后避免遇到别人划水的冲流,最后一刻拼尽全力,赢得冠军。


在外人看来,马尔滕能重返泳坛巅峰实属意外。


时任荷兰首相是马尔滕的铁粉之一。“他说我能够鼓舞人心。”马尔滕说。


但马尔滕并未将自己视作英雄,他深信自己不过是创伤的幸存者。



不管怎样,积极思维的拥趸还是坚持他们的观点。


如果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抑或战胜了疾病,积极思维的拥趸就会高喊:“你看,这就是积极思维的作用。”


但若是一个人事业失败,生活不幸,又或死于疾病,他们则会说:“这人不够乐观,如果他能再乐观些,一切都会好的。”甚至还可能得出“他们的疑虑和悲观招致了不幸”这样的结论。


事实也正像马尔滕所经历的那样,积极思维并不足以解释一切。积极思维的理论就好像在说他们只是还不够努力。


这大概就是积极思维最大的潜在危害。视积极思维为成功的关键,容易推导出不乐观就会导致失败这样可悲的结论。


“ 放弃”,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目标解除”。


虽然并不清楚“目标解除”为什么对人有益,不过很可能因为放弃了一些目标,人获得了释放,从而有可能去追求另外一些曾经忽视的梦想。一日的时光有限,去追求力所能及的目标似乎比坚守遥不可及的梦想更理智。


当然,人不应该因此降低自己的标准,而是应当立足当下,认清现实。这远不是应用积极思维就能做到的。


虽然积极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人满怀激情,但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步步实现小小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对大部分人来说,才是实现梦想的可行路径。



我们自以为了解这个世界,

其实这只是你假想的世界观


2003年的母亲节令保罗·瑞克霍夫终生难忘。


那天,为了他无法真正理解的事业,他杀了人。


在此之前他一直把参军爱国当做人生的信仰,他对幸福生活的感激激发了他想要回报这个国家的强烈愿望。


2003年春天,保罗入选“自由伊拉克行动”,他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当时的任务是消灭“邪恶轴心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维护世界和平。


但到达了目的地后,现实与保罗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本以为等待他的是一个刚刚赢得自由的国度,人民会感激他们。


而实际上,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组织混乱的美国军队深陷危险境地的困局。


一次次袭击中,保罗活了下来,但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退伍回国前,他经常做噩梦,长期受痛苦回忆折磨,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些病症虽渐渐随时间消失,但有一点挥之不去:保罗失去了对责任、公正等美好价值观的信仰。“没人告诉你,要回到以往的生活有多难。”


和保罗一样,即便是厌世的人对这个世界也总会抱有一些美好的幻想。


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巴尔曼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潜意识中都有三个共同的假想:世界总体而言是美好的,好人有好报,而自己是好人。她将这三条信念称为假想世界观。


无疑保罗的假想世界观,遭到了重创。在他的世界观里,爱国心曾经非常重要。


大多数的人会像保罗一样,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好人会有好报,我们都是好人,坏事不会轻易发生在好人身上。


但我们又像保罗这样在世界观受到冲击后,想做到完全忽略受过的创伤,继续相信世界安详美好、善恶有报却并非易事。



如何走出创伤的后遗症,融通成了人们唯一的指望。


假如你拥有一个爱不释手的昂贵花瓶,结果有一天你摔了一跤把它打碎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大多数人会想要修复它,将碎片一片片黏合起来,试图使它看起来跟原来一样。


我们的世界观也可以看作这个花瓶,有时会被轻易打碎,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在保证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尝试用新的方法将碎片组合起来。


为何对死亡进行反思

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保罗·沃特金斯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生意也做的非常好,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向生意伙伴宣布他要离开并且放弃自己几百万美元的股份。


一切的原因起源于一个电话。


2001年9月,一个星期二的早晨,保罗被一个电话吵醒了。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有架飞机撞上了五角大楼,大楼正在燃烧。


 “大家都说飞机被人劫持了,突然我就想到了上边的飞行员。”保罗说。


这人并非随便什么人,而是他的一个朋友。


保罗上次见到他的飞行员朋友戴维是7月的时候,见面的晚上,戴维还说他刚养了条叫“馋思”的狗。


戴维是美国航空77班机的首席飞行员。那天早上9点37分,他的飞机撞进了五角大楼的西侧。



在戴维死前,保罗并非对死亡一无所知。但在那之前,保罗并未意识到死亡是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生命似乎十分漫长,长得足以让保罗做一个接一个不同的选择,生活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


表象看来他是成功的,是快乐的,但为了这些所谓的成功和快乐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没有一刻的快乐比的上此时: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关于生死他不再恐惧。


此后,保罗辞职了,从大房子搬去24平方英尺的简陋房间,曾经宽敞的视野变成了正对学校的停车场,窗户还被空调挡住了一半。


然而他觉得自己从未这样平静,从未这样踏实。


一个人除非疯了,不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啊,我放弃了。”保罗开怀地笑着,他并没患什么不治之症,他说,“人生不长,我只是想要不一样的生活。”


 “我思考了很多关于生死的问题,生命是多么宝贵而脆弱,”他说道,“文化习惯告诉我们,我们会活到七八十岁。有时确实如此,有时却不是这样。大概人们都认为活到老死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有活到那时的权利。对于许多人来说,生活,也确实这样按部就班地发展着,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并没有。”


保罗觉得如果是他而不是戴维死在“9·11”的飞机上,他可能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没有做。


死亡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禁忌话题,大多数人回避死亡并非仅仅因为迷信,因为80%的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刻需要依赖别人。


或许正是因为死亡无处不在、难以避免,我们才总想着规避这个话题。


是什么让保罗在大多数人恐惧死亡时可以正面对待死亡? 


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员菲利普·科泽尼诺的看法是:“死亡是甜蜜的——这个意图拔高生命意义的观点,明显并非大多数人对死亡的看法。”


他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更常见的对死亡话题的反应是否认、恐惧或者不适。”


但在本书提到的案例中,主人公面对死亡的时候都没有退缩,在经历死亡后也没有产生偏见、堕入物欲或追求表面的成就,相反,他们都听取了内心的想法,努力真正把握住了生命。


保罗的不畏惧也是在提前思考了死亡后,看透了世俗物欲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在作者的采访中三位主人公都被称为超级幸存者,但他们常常称自己只是想活下来的普通人。


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不过是别人在同样境遇中会做的:认清现状,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创伤后他们的选择帮他们恢复了元气重拾未来。


所有的这些幸存者,以及我们自己,都必须承认现状。这是一切生活的前提。


不论我们多么期待一生免于痛苦与磨难,我们都必须认识到这是不可能的,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


在面对挫折甚至苦难时,或难或易,我们都要根据现有的情况做出选择,通过考验,在逆境的帮助下自我成长,这其实是人的本性,是潜伏在我们潜意识中的巨大动力。


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能把苦难幻化为欢欣,将逆境扭转为成功。


超级幸存理论并非兴奋剂,也无法让我们一劳永逸。


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面对种种选择坦荡而坚定地活下来,再超越自我的“超级幸存”的过程。


这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人都有的能力。


这,也是希望所在!


在经历挫折或创伤后,如何获得依然向前的力量?平凡如你我,如何成就非凡的人生?如何挖掘自己生命中的巨大潜力,成就自己?


悲剧不应让我们从原来充满活力的生活中退缩。人活一世,总会遇到诸多不顺,与其与生活做无谓的抗争,不如接受现实,做一个超级幸存者。因为破坏总是创造的开始。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一百二十八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注:配图来自Ryo Takemasa 作品


*文:隋甜甜,中信出版社商业社营销编辑,一个雷厉风行的女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