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所载为慢性口腔、口唇溃疡所用医方。 1.滋肾清火汤 谭绍尧 (组成及用法) 知母12g 黄柏12g 肉桂5—9g 牛膝 9g 元参30g 生地30g 紫花地丁15g 夏枯草15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口唇疮疡溃烂疼痛,反复发作,长期难愈者。 (解析) 东垣滋肾丸中肉桂用量仅为黄柏、知母的1/20, 以黄柏、知母气味俱阴,能补肾而泻下焦火,肉桂与火邪同体,故 以之寒因热用。凡病在下焦口不渴者,多可用滋肾丸温阳降火, 引火归原。而谭氏用滋肾丸方肉桂常为5—9g,非反佐法,按病 情而定,凡属阳虚无制,浮越于上,表现为上实下虚者皆用之,从 未见燥火弊端。 谭氏认为,口疮生于下颊口唇,与任督二脉关联甚密,应以 二经为治,务使任督各得其所,邪不上越,病情得除.紫花地丁、 夏枯草等清热解毒,虽为治标之药,也不可或缺;生地、元参既可 滋肾养阴,又可解毒散结,必重用之。 2.滋肾温脾汤 谭绍尧 (组成及用法) 知母12g 黄柏9g 肉桂6g 牛膝9g 焦术15g 法夏12g 陈皮9g 茯苓30g 大贝12g 甘 草5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慢性口腔溃疡。 (解析) 口腔溃疡当分虚实,实者脾胃积热,热甚化火,上 攻于口而发;若口腔溃疡红肿疼痛,日久难愈,长期服用滋阴清 火药无效或反加重者,多因脾肾阳虚,虚火上浮所致。本方即为 此而设,实有良效。若溃疡处红肿明显,心烦难安,可适加淡寒 解毒之品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金银花。余用本方,生甘草必 用至30g或用甘草皮lOg。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3.对症辩证选名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