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是过节

 禅艺惜霜 2018-04-07


本期导读:


这些年,我们的幼儿园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每逢传统节日,总要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从亲子活动到外出参观、从集体教学到区角游戏......可是,我们真的成功将传统文化传达给孩子了吗?


今天,口袋研究院想要和大家讨论,幼儿园里的传统文化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文化这种看不着的东西,究竟应该如何传达。


本篇阅读时长10分钟



幼儿园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帮助


首先,我们还是先从意义谈起。我们都知道,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但你真的清楚,传统文化对幼儿的帮助有哪些吗?


1.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可以说,这是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作用,接触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民族自豪感也自然而然地被培养了。


2.自然地提升幼儿识字量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里是不教“识字”的,但这不代表我们完全要阻断幼儿与汉字的联系。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幼儿能自然地接触到很多汉字,不需要教师刻意指导,就能提升幼儿的识字量。


发布者:涂涂(于老师)

趣味嫦娥奔月摄影板

从爱美开始,爱上传统文化


3.其他帮助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让幼儿体验成功感、自豪感,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有一定帮助。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你有没有注意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称呼变了。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我想,这样有趣的社会现象正好能反映出当代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过节”


根据教学目标,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绝大多数与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其他教学活动中很少出现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一些传统的礼仪、道德观念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就更少了。


于是,不少幼儿园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过传统节日”,幼儿们享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却对节日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图片源自网络

幼儿园庆端午包粽子的场景


2.过分注重知识的传递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你是否见过幼儿园的孩子奶声奶气地诵读这些经典,你又是否觉得这是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呢?


不少幼儿园将传统文化教育着眼于知识的传递,幼儿们对这些内容一知半解,知识学习的效果尚且不提,对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可就无从谈起了。


图片源自网络

某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场

可以看到展板上写有大量的文字


3.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庆祝传统节日、讲述传说故事、弘扬先进事迹,几乎成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标配”,一套活动方案可以用上一年又一年。这样的教育固然稳妥,但忽略了现代文化对幼儿的影响之后,教育的效果可也要打上折扣了。


对于现在10后的孩子们来说,有些“老掉牙”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真要想办法改进了。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那么,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


1.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美好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懂得欣赏,喜欢参与相关活动。所以老师应该精选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如经典文化故事、古诗词,让幼儿感受其中的美感。


2.教道德规范与优良传统


传统文化也并非皆为精华,幼儿园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提炼传统文化中值得幼儿学习的道德规范与优良传统。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谦让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都是值得幼儿去学习的。


小班集体教学《幼儿园里玩具多》

发布者:小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玩具的时候,要互相谦让。
2.幼儿园里的玩具很多,小朋友在玩完玩具以后要放回原来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小朋友要懂得谦让,会整理物品,不乱放东西

活动准备


幼儿喜爱的各种玩具(芭比娃娃、小火车、小熊等)


活动过程


一、话题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
2.你们都有什么样的玩具呢?
3.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喜欢玩具呢?
小结:玩具可以陪我们做游戏,还可以和我们过家家。

二、教师教授儿歌


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陪我做游戏;
玩具玩具真听话,爱和我玩过家家;
做完游戏摆放好,妈妈拇指竖得高。

三、自由活动


请小朋友到玩具柜里取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并说明为什么喜欢它。(个别幼儿)

四、故事判断


1.明明和东东正在玩小火车,他们玩的可开心了。这时候强强跑过来,一把抢下小火车,重重的摔在地上。
提问:强强做了什么?他做的对吗?为什么?
2.晗晗最喜欢玩芭比娃娃了,可是她知道妞妞也很喜欢玩,于是她把芭比娃娃让给了妞妞。
提问:晗晗做了什么?她做的对吗?为什么/
3.奇奇家里有很多的玩具,可是他玩完玩具从不收拾,说自己还小让妈妈收拾。
提问:奇奇做的对吗?为什么?
小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了它我们就不再孤单了。可是幼儿园里玩具很多,如果玩完玩具以后不放回原来的位置,就会很乱。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得玩完以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能很快的找到它。

五、活动延伸


1.向小朋友介绍你所喜欢的几种玩具。(如名称、颜色、功能等)
2.引导小朋友自己整理物品,不乱放东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说明你的玩具背景、来历。(是过生日妈妈送的,或是学校奖励的)



3.教生活习惯与传统礼仪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十分复杂,将其引申到现代,可以变成那些值得幼儿学习的良好生活习惯。如古人“鸡鸣而起”则对应了早睡早起;古人定时“洒扫”,则告诉幼儿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教传统文化知识


当然,传统文化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并非应该被忽略。蕴藏在各类传统节日和乡土习俗中的知识,等待着各位有智慧的幼师去发掘、去改良,变成能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


发布者:南南Nancy 欧尼酱° 

赛龙舟变成了合作游戏

体验团队对抗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开展


最后,让我们来讲讲如何开展幼儿园里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庆祝传统节日,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让幼儿体会传统文化呢?


1.通过环境创设进行教育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这句话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大可减少教师指导的成分,将一些信息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在环境上得以展现。幼儿喜欢与环境互动,而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能比教师讲述效果还要好呢。


发布者:茸果

端午节粽子吊饰


当然,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环境创设时,要精心考虑选材与呈现方式,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用幼儿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那些满是文字的习俗故事或是贴上几个月饼就当装饰的环境,可没有太大的教育效果哦。


2.融入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有的老师也许觉得,传统文化中的繁缛礼节与现实生活脱离得太多了,不适合作为教学内容。其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正是教师的工作,何不去除糟粕,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刚刚过去的立冬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立冬日,素有迎冬、贺冬、吃饺子的习俗,稍加改造,就可以变为幼儿园中的活动。让幼儿互相问候以作“贺冬”,请厨房制作饺子作为午餐,传统文化就这样被传达了。



光是二十四节气就可以延伸出几十种活动,可别再说传统文化无法融入一日生活啦!


3.挖掘、利用、整合资源,运用多种形式呈现


“形式化”一直令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饱受诟病,想要避免这一问题,要求教师做到两点:


1)充分挖掘、利用、整合资源


传统文化资源是多样的,不仅局限于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到的那些神话故事或习俗(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有时候并不正确)。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利用、整合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周边的展览、老人的回忆、家中的收藏等等,都可以被用作教育的内容。


2)运用多种形式呈现给幼儿


通常,传统文化知识总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被传递给幼儿,这种效果并不好。出门去踏踏青、登登高、回家搜集资料,又或者自己创编故事、制作美术作品,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呢。 


发布者:琪琪格

动手制作一个小灯笼吧


4.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工作,家庭的参与也十分重要。家长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创建适合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对幼儿一定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教师要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帮助家长了解传统文化教育,为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指导;同时,不妨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来共同感受传统文化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