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牛锉

 WAERTER 2018-04-07

    老牛锉

    ——此菜遍地有,芳姿秋天留。 

老牛锉,学名大蓟;若说小名那可就多了去了,什么大刺菜、马蓟、刺蓟、牛喳口、猪姆刺、恶鸡婆,写出这么多了,后边还得加上个“等”字,以代表后边还有老多没说到的。

老牛锉,也有人将这个“锉”字写成“错”。老牛锉嫩的时候,味道有着野菜的鲜,也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嫩与脆;醮酱、凉拌加清炒,那味道都令人回味。做馅,没试过,但估计味道肯定也错不了。

你想想,这人都乐意吃的东西,老牛岂会放过,因这老牛最愿吃嫩草。这几年更是达到了高峰期。但等到老牛锉老了的时候,叶子周边的小细毛刺儿已变成了硬硬的尖刺,这刺有多硬,就如同钢锉一般;这时,人肯定是没法吃它了,就是老牛吃到嘴里,也知道吃错了,为啥,因太扎嘴了。若是从上边这段生拉硬扯、说一带二的解释来看,写成“老牛锉”或“老牛错”是不是也就都沾上了点属于自己的理儿。

常采(挖)野菜的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行着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只欺负小的,尽量别惹老的。因很多的野菜,嫩时味道鲜美,老的时候若再硬着头皮去吃,绝对会味同嚼草。柳蒿芽与刺嫩芽、刺五加等都都在用着不同的方式证明着这个理儿。嫩的时候谁见谁爱,等到老了的时候,也就变得没谁得意了;因谁也没那章程去吃那长成老杆的蒿子与树枝子。

老牛锉最喜欢生长在山野间、道路旁,但它却不象刺菜(小蓟),不管人家农民是否喜欢,却硬赖在庄稼地里。

前些年的时候,人们很少采它,因怕它扎手;就连采猪食菜的人对它也没有丝毫的兴趣。而这几年里,随着人们对野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了,人们才开始发现了它的独到之处,原来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味道清香,口感也特别的好。

老牛锉只能用锹挖或用刀剜,若用手去采恐怕难度太大,因它的根系太发达。挖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我前边说过的话,那就是——只欺负小的,尽量别惹老的;也免得被它叶片上的刺儿扎伤了手或嘴。

老牛锉不但可以食用,还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治疗慢性肠炎等功效。

相传三国时的庞统在一次与敌作战时,身中数箭,血流如注;兵士中有懂医识药者,忙从道旁采来一种草药,揉搓后将其捂按在箭伤处,很快便止住了伤口流出的血。据说这位兵士用的草药,就是这老牛锉。

有这么神奇的传说跟着,这老牛锉的身价是不是也该给人家翻翻倍了。

老牛锉

老牛锉

老牛锉

老牛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