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缓解期,降尿酸不是唯一目标:茶中加三物,可利湿降浊防痛风

 风雷304 2018-04-08

概括地说,急性痛风是湿热内蕴与外邪侵袭交互作用的结果,初病在经在络,经邪为主、热痹为先,湿热痰瘀是关键;久则深入筋骨,累及脏腑,加重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痛风在临床上可分为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期,以及随之伴有的一个无症状的缓解期,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周围痛风石的沉积而致关节畸形、慢性持续性发作期等多个阶段。结合痛风的发病特点,中医将其分为风湿郁热、湿浊内蕴、痰瘀阻痹、久痹正虚四个证型,分别对应于上述不同发病阶段,同时着重强调防、治结合的理念。

1、痛风的风湿郁热证是痛风急性发作时的主要证型。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痛,转动不利,多于夜间猝然发作,或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腻、脉滑数等症状。治疗上以清热除湿、祛风通络为主要治则,药用虎杖、羌活、全当归、茵陈、茯苓、川牛膝、猪苓等。局部关节处还可以外用如意金黄散醋调或麻油调制后外敷;

2、痛风的湿浊内蕴证相当于痛风急性发作之后的无症状间歇期,以及尚未有过痛风症状的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期。痛风间歇期的治疗,降尿酸并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延长这一无症状的间歇期,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或减轻下次急性发作时的症状,缩短急性发作时间,这才是中医关注的重点。从预防的角度来说,此期的治疗更为重要和复杂,也才更能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中医治之以利湿降浊,药用茵陈、连钱草、白术、茯苓、土茯苓等。对于症状长期稳定的痛风患者,也可以中药煎汤代茶频饮,有一定的降低血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的功效;

3、痛风的痰瘀阻痹证多为未经治疗或未经正规治疗,在痛风反复发作多年后,局部关节出现痛风石沉积,关节呈现慢性持续性炎症,表现为关节肿痛游走发作,此处未愈,他处又起,迁延不愈,关节肿大。关节或皮下可触及痛风石,甚至有痛风石破溃。舌淡胖或有瘀斑,苔腻,脉弦细或细涩。治疗上以祛瘀通络,化痰散结,通利关节为法,药用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茵陈、木瓜、威灵仙、海风藤、土茯苓等;

4、痛风的久痹正虚证多由上述几个中医证型演变而来,痛风患病日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肿胀,重着,活动不利;或关节症状虽然缓解,但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心悸,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或弱。治疗则以益气补肾,利湿通络为法,药用生黄芪、白术、山萸肉、汉防己、防风、当归、土茯苓、猪苓等。

痛风患者需要充足的饮水,以促进更多的尿酸从尿液中排出。现实生活中,有些患者会在选择饮用红茶、绿茶或咖啡之间纠结,其实,采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通络作用的中药煎水代茶饮,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有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在上面提到的几种痛风证型的用药中,茵陈和土茯苓出现的次数最多。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剂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痛风茶饮,也有这两味药材。

制作与用法:车前子,土茯苓,茵陈各15克,冰糖少量。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再入冰糖调味,可代茶温饮、频饮。

功用:清热利湿,降低尿酸。适合痛风间歇期及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

按:中医认为,温热内蕴,不得外泄,郁蒸肌肉关节,或致痛风。车前子、土茯苓均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车前子、土茯苓还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茵陈更是中医清利湿热的要药,三药配伍,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具有良好辅助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